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半导体研究所电子信息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最后的大题可以根据每年的时政来押题,也可以综合各个模拟卷中的大题来总结,或者背诵最后的总结册子(启航啊徐涛的小黄书啊),我是没有来得及看,只是背诵了肖四,不过今年的押题押的好,基本押中是意外之喜。风中劲草:一本完全没有任何多余内容纯背诵知识点的书,在11月会出吧,这本书我是和大纲配合使用的。前一天下午看完一节大纲做1000题(1000题做了两遍),第二天早上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把风中劲草上这一节的知识点再背诵一遍,反复记忆,效果不错。
考研数学方面:
从四月份开始到暑假前,要做的就是过教材。同济第六版高数和线代(我考的数二,所以不考概率论)根据考研大纲,把要考的知识点梳理一遍,概念,定理,公式要理解,熟记。课后习题不必全做,选择性的做一些即可(就当时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题就行)。暑假开始后,我开始看二李的《复习全书》,这本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所以至少要看三遍。第一遍可能会感觉很难,不用担心,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的。要做的就是绕过去,做个记号,等第二遍再看,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十一月中旬之前要结束《全书》复习,开始真题练习。真题是最好的辅导材料,也要至少两遍以上。尤其是近五年的要做三遍。至于各类模拟题,选择性做一些即可。就我所看的,市面上很少有模拟题和真题出的在一个水平上的。
考研英语方面:
新式题目较为简单,主要是排序题,依赖关键信息来辨别主语对应关系。对于今年的英语一来说,难度相对较低。必备教材包括黄皮书全集、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以及张剑的模拟五套卷。复习英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其中阅读理解是核心重点。阅读理解的训练应尽早启动,初阶段以记忆词汇为主,建议单词至少背诵5至6遍。我因背诵次数不足,在后期做模拟题时遇到困扰,有些单词影响了解题,尤其是那些曾经背过却遗忘的词汇,这表明背单词需要反复多次,并且在后期要预留时间重温旧词汇,以防止遗忘。例如,在感到疲劳时,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回顾单词,既可放松大脑,又可巩固记忆,因为到了后期,大部分单词已相当熟悉,每日浏览几个词汇列表,耗时并不长。
阅读理解的强化阶段侧重于历年真题和适量模拟题的演练。我从1997年开始做起,总共完成了两轮,多做真题有助于归纳正确和错误选项的特点,也有利于理解出题者的思维模式。至于作文,我在最后一月才开始准备,感觉时间略显紧张,复习不够充分,建议提前一个半月或两个月开始会更加稳妥。我收集了一些通用模板和句子,考试中也派上了用场。考前使用真实的答题纸练习,掌握各段的速度和字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书写务必清晰美观,若字迹不佳,可提前找时间练习。对于完形填空和翻译,我只完成了真题,其他练习较少涉及,因为它们的效益相对较弱。若有充裕的复习时间,可以探索一些技巧和策略。当然,作文必须整理模板,后期在背诵基础上多积累几套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的学习,首要的是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理解什么是半导体,它的性质如何,以及它与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半导体的基本特性,如带隙理论、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电荷中性原则等,都是需深入理解和记忆的关键点。PN结、MOS结构以及二极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也至关重要,这些知识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会频繁出现。
对复杂的物理模型,我建议采用图形化的方式进行理解和记忆。比如,凭绘制能带图来理解半导体中的电子行为,或者画出PN结的形成过程,这样更直观地把握这些抽象的概念。结合实际应用,例如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的工作机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能加深对半导体物理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大量的练习帮助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中国科学院的试题通常注重基础和深度,不仅要熟练掌握教材上的例题,还需广泛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挑战,多思考、多讨论,甚至凭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来解决问题。
模拟实验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学习方式。虽然半导体物理主要是理论性的,但凭模拟实验,直观地看到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这对深化理解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团队学习和交流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互相讲解不懂的知识点,这样的互动不仅增强自有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也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拓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