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我高中时是文科生,所以对政治这种文科性质的学科还是有一些复习经验的,于是我政治开始复习的时间算是稍微晚的了,我是8月开始接触政治的,遵循着不同时间段做不同的任务以有全方位的提升,我在8月份的时候只是看肖秀荣的1000题,主要是过单选,而且基本都是在每天学习比较累的时候拿出20-30分钟的时间做点单选,感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就大致记一下,但是一定要把错题标出,最好用红笔,这样的话会对之后的复习是有帮助的,所有的复习书不要过分求整洁之类的,多做标记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这样8月一个月的时间就要把所有政治这是今年我比较高的科目,十月中旬开始,我开始细致地用了《肖秀荣1000题》:几天刷完单选多选,然后对照另一本答案详解,注意哦,你要掌握的不是这一道题,而是这一个知识点,迅速看答案解析,把解析里涉及的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写到题目旁白或者本子上(类似错题本,其实根本写不了几页纸 不费时间的)的单选做完,不要太在意正确率,因为这个时候对政治还没有系统的知识梳理,所以错误是正常的。而关于政治知识点的系统复试一般是要等到大纲解析出版之后,但是去年的话出版的话比较晚,记得都9月份了吧,所以这之前我就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前前后后过了两遍,也不是特别仔细那种,所以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政治复习主要还是哲学部分比较耗费时间,其他的都好说。这之后就是大纲解析了,这个是最权威的,所以一定要予以重视,至考研的时候至少要仔细看3、4遍,序列一和大纲解析看的过程中多选题就可以穿插其中了,多选比较难,所以要做好最好对照知识体系来看,更能巩固知识点,加深印象,对论述题目的表达也有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词汇在我整个考研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选用的是那本绿色封面的教材,尽管它相当厚重,但却非常实用。在五月份之前,我跟随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来学习,确保了单词和长难句的基础扎实。之后,我便开始着手英语真题,特别是阅读部分,我重复做了两遍,主要目标是培养语感,扩大词汇量。接着,我又深入做了三遍真题,第二次练习时需以正式考试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行评分。到了十月,我开始筹备写作部分,使用王江涛的书籍,非常有助于实践。最后才轮到翻译和完形填空。不必去做任何英语模拟题,因为它们的质量远不及真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作文部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文字的敏感度和创新能力。阅读广泛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基础,无论是古典名著还是现代小说,甚至是优秀的散文和诗歌,都能为写作提供灵感和素材。我每天都会安排时间阅读,不仅仅是理解内容,更是去欣赏语言的魅力,理解作者如何构建情节,塑造人物,以及他们运用修辞的方式。练习写作同样重要,尝试各种文体,模拟不同的题型,不断磨炼自有的写作技巧。每次写作后,我会认真反思,看看哪里改进,哪里需更多的深度和广度。
是文学概论,这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需对文学的历史发展、主要流派、代表作品有深入的理解。我建议先从大体上把握文学史的脉络,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和代表性作家。对每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分析其艺术特色和社会背景。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际,所以结合具体的作品来理解理论,会更有利于记忆和理解。我还经常参与讨论小组,凭与他人的交流,深化我对文学理论的认识,也能锻炼我的批判性思维。
在复习阶段,我制作了大量的笔记和思维导图,将复杂的知识点梳理得清晰有序。我也注重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这不仅检验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