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东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七月份我几乎没有阅读书籍,注意力难以集中,偶尔会关注一些政治动态。今年的政治教育开始展现出改革的初步形态,虽然考查的重点依然相同,但考试方式有所转变,更接近于高考的形式,强调对知识点的理解而非单纯的记忆。因此,牢固掌握政治知识点(特别是关键词如主旨、关键点、立足点等)是基本要求,同时需要进行联想、理解和感受,做到融会贯通,尤其是肖老师的精讲精练,对于重要知识点要深入思考。跟随肖老师的步伐学习政治至关重要,他的题目最能体现考研的真实水平,近年来他在考研分析题上的预测准确率极高。例如,2014年内参命中四道大题,最后四套题又猜中三题;2015年内参和最后四套题各中一道大题,同时选择题也有几题命中。在考研冲刺阶段,风中劲草提炼的知识点需要大量背诵。对于其他的政治模拟试题,分析题可挑选部分练习,选择题则可用于手感训练,不必过于纠结。选择题应多加练习。此外,可以适度做些政治真题的选择题,重点在于分析解答的角度和步骤,设想如果换作自己会如何回答,哪些知识点会被忽视等,自我提问以梳理解题思路。最后四套卷固然需要背诵,但不能完全依赖押题,掌握答题技巧才是最稳妥的方法,这样在考场才能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我准备的教材包括:《数学三复习全书》(附带基础题集),《历年试题解析》,还有张宇的八套模拟预测卷和四套冲刺卷。另外,我还备有一个错误记录本和一本笔记本。七月份,我会专注于《高数18讲》,完成剩余内容,并开始做《题源1000题》的高数部分,如果时间允许,也会查阅《复习全书》以作补充,同时争取在这个月内读完课本和复习全书并做好笔记。在七八月间,我计划攻克《线代9讲》,并挑出《题源1000题》中的重要习题尽量完成。八月份,我将回顾强化班的学习笔记,精进高数技能,确保18讲和1000题都得以完善和整理。暑假结束之前,会安排做一些历年真题,年限不必太新,但必须涵盖。
考研英语方面:
因为我英语很不好。传说中的语法什么的对我来说就是天书,我从学英语到现在都是凭感觉。之前做过黄皮书试卷版和张剑的阅读,这书分上下册,上册普通训练80多篇下册提高60多篇,文章很多我都是连蒙带猜做的,后来精读对我帮助很大,前期我做的糊里糊涂的真题都明白了,从阅读的背景到长难句到解题技巧都非常清楚,后期再做题的时候就能够站在一个阅读的宏观背景下去做,对于文章的中心和立意的理解就更加容易了,轻松了不少,作文自己写自己的模板,也就是每个人要知道自己每句话要写什么内容大体又是什么格式。有自己的模板可以提高自己写作文的速度,也可以避免抓到题目因为紧张而懵掉。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光学,作为一门深入探讨光的行为和性质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在备考期间,我发现理解和掌握光的波动性、粒子性和量子特性是基础中的基础。比如,电磁波理论、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基础知识,是理解后续复杂光学现象的关键。对这些基本概念,不仅要,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图像。
量子光学部分,如光子的概念,激光原理,以及非线性光学效应,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这部分需有扎实的量子力学基础,对实验设备和实际应用有所了解。例如,了解激光器的工作原理,能帮助理解如何实现光的放大和调控。
光学在信息技术、光纤通信、半导体器件等领域中的应用也常常出现在试题中。这就要求在学习理论的,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技术进展,例如光纤的传输特性,半导体激光器的设计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每一章的学习结束后,尝试构建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认知。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难度。光学有很多定量计算,需熟练运用公式,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
实践操作同样重要。条件允许,尽量参与实验室的工作,凭动手操作加深理论理解。例如,凭搭建光学实验,直观感受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这对理解和记忆抽象的理论非常有帮助。
光学是一门需持续思考和探索的课程,遇到难题不要怕,是要积极寻找解答,无论是查阅资料,还是教老师和同学,都能帮助你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