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山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上,我从九月末启动复习,这个领域的知识对我来说并不算熟悉。我主要依据考研大纲的书籍,并结合肖秀荣的1000题进行练习。当然,后期的八套卷、四套卷以及核心内容的背诵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哲学部分,需要深入细致地研读,因为没有理解就难以记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中特),要求明确各个历史阶段的关键点,包括时间、事件、著作和重要回忆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我迅速浏览了一遍,关键是理清时间脉络,能够自我构建时间轴并记录重大事件;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就不再赘述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每天都要关注时事新闻,因为政治学习紧密关联时效性,时间观念非常重要。
考研数学方面:
基础阶段以教材为主,一星期一章,个别章节量大安排两星期。主要是先看教材本科教材或者同济、浙大的皆可(但要以数三的考纲为前提),挑一些教材课后习题来做。另外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争取搞懂每一道题。这一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很多题目是似懂非懂,因此需要在比较模糊的地方做标记,下一轮复习的时候要在这些地方多花功夫。
考研英语方面:
我提前开始了英语复习,并且执行得相当有效。从大三下学期起,我遵循艾宾浩斯记忆理论,每日学习1个词汇列表并不断回顾以前的内容,一个学期下来,我掌握了基础词汇。对于超出范围的部分,我看了一遍但未能记住,就选择放弃了。针对一些难以记忆的单词,我会利用有道词典,在使用手机时顺便浏览,以此帮助记忆。暑假期间,我正式开始做张剑的150篇练习,但由于假期较短,只能间歇性地完成几篇,错误率高达3个或以上,但我并未过于担忧。期间我还购买了考试虫的长难句教程,可惜一页未翻,深感遗憾。进入大四,尽管课程繁重,我还是坚持复习单词书,并完成了约20篇张剑的练习,随后立即转向真题(从2007年开始的题目)。在复习过程中,我对真题进行了大约两到三轮的精读,确保理解每个句子,相较于150篇,真题显得更为正规,做起来更加流畅。这时,我已经大致复习了五遍单词,能记住80%至90%。考前,我完整地做了几套模拟题,背诵了黄皮书中的作文模板及常用句子。有人建议持续阅读和保持单词的记忆,但由于时间安排,我在12月的确有大约半个月没有做阅读。坦白说,直到考试前夕,我都觉得自己准备不足,差距很大,心里没底,不过还是决定试一试。幸运的是,今年的英语考试难度不算高,除了最后一篇阅读有些费解,其他部分我觉得还算顺利。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环境工程是应用科学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门学科,涉及到水处理、空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等多个领域。你需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因它们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
重点关注水处理技术。这部分内容通常占据了考试的大比重,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例如,了解并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过程的工作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化学反应如中和、氧化还原等,这些都是常考点。
再者,空气污染控制也是重要一环。你需理解不同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及控制方法,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熟悉大气扩散模型和空气质量标准也有助于理解和分析问题。
对固体废物处理,要关注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处理原则,理解各种处理技术和设备的工作机制,比如垃圾填埋、焚烧和堆肥等。
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是非常有效的。找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或者尝试设计简单的处理流程,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持续关注环保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进展也十分必要。凭阅读专业期刊、报告或参加研讨会,你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这对答题时提供新颖观点大有裨益。
复习阶段的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工具。凭做题,你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