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金融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大经济学院金融学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概是从10月份高等教育出版社《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的。其实大纲解析四十多万字的容量对于我来说应该只能算作是一般,但是内容稍微比较枯燥一点,而且因为文字的表述方式很相似,也比较容易记混。但是只要把第一部分的马原看过之后,毛概和中特就比较容易了,而近代史和思政几乎没有什么理解难度。这本书我当时是配合着《肖秀荣1000题》来看的,基本上是像看课本一样的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选择题,感觉效果很不错,因为有题目的考察,所以慢慢的就把握住了看书的重点(虽然会感到几乎全书皆重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差别,也就不容易记混。因为我后期几乎没有背过什么(几乎没有捧着本书去外面背半天的经历),所以我觉得看的这一遍书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属于看书比较慢的盆友,但是看过之后记住的东西也稍微多一点,我大言不惭的把这种经历形容为“理解性记忆”并且极力推崇。故而,我觉得这两本参考书的价值非常高,曾有政治大神建议大纲解析需要看第二遍,如果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这一遍过后,我又傻傻的把肖1000里面的解析题带答案全部抄了一遍,当然什么都没有记住。但是后来想想,可能潜移默化之中还是会有作用的吧。
考研数学方面:
我在过完课本后会再过一遍笔记,默写各章的逻辑框架,这样会使得数学的每一个考点你都很清楚。千万要记住数学打好基础很重要。数学第一轮我是看课本、做课后题。最近两年数学出现了变难的趋势,倒不是考试范围扩大很多,而是计算量增加,对于一些数学思维要求提高,比如说分类讨论。虽然很多课后题的形式并不能直接拿来当做考题,但是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很有帮助。对于不定积分那部分,高数课本后边的课后题几乎包括所有常用的解题方法,有一定难度,第一遍做很多都不会。但是如果能沉下心来好好研究课后题,第二遍再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有很大提升。此外,对于一些原函数的记忆,不要太拘泥于比较常见且较为简单的公式。由于其他的内容相对于高数较少,我用的是本科教材,对于具体书目就再推荐。《核心笔记》我买的时候只有复印版,虽然出版时间早,但是难度比较符合现在的考试,对于考点的把握也不错。可以作为第二轮的巩固。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积累性的科目,尤其是背单词,当时我记单词的方法就是先抽比较多的时间比如半个月先记下来,然后马上开始记第二遍,这一遍就强迫自己在两星期背完,再来是第三遍就进一步缩短背的时间,到最后的时候基本上一个小时就能把单词书过完,所以说单词记忆的根本不是在于抽多少时间背诵而是在于重复多次。阅读是英语最大的头,复习阅读的时候真题是最关键,做题一定要注意好分类,不同的题目类型有着不同的答题方式同时也要在答题的时候找好每个题的阅读区间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做好阅读,作文一定是要注意的项目,英语一的作文不是太好写,大家在准备作文的时候要尽量提前作准备,不要到了最后一个月或是两个星期才开始准备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理解个体决策和市场机制的关键。需深入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效用最大化和需求曲线;生产者行为理论,如成本最小化和供给曲线;以及市场均衡和价格决定。特别要注意的是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些都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能帮助更好地消化抽象概念。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GDP、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都是核心内容。要理解宏观经济模型,比如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经济周期的理解和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掌握好数据分析工具,如Excel和Eviews,将大大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经济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科学,每个概念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建立清晰的概念框架,理解原理背后的逻辑,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会事半功倍。做题是检验理解程度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不仅能帮你熟悉考试风格,还能暴露你在知识体系中的盲点。
阅读经济学大师的经典著作也是提升理解的好方法。例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都能你在理论深度上有所提升。定期复习并尝试讲解你学到的内容,无论是给他人还是自己,都能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保持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凭实践来理解理论,你会发现经济学其实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既能增加兴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