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没有复习政治,培养点感觉。9月下旬开始复习政治,看大纲解析,不过九月也就每天一个小时。10月每天1个半到两个小时,周二看的多一点,那天上午有课,所以看政治消遣一下,这个月主要就是看大纲解析,做1000题。11月份每天2个小时,早上背风中劲草,继续做完1000题,看了一下形势与政策,有时间的话,第二遍1000题,后来就出来肖8了,就可以做一下选择题检测下自己的复习效果,不断的查漏补缺。12月份政治花费的时间多一点,对于肖八肖四的选择题,这时就应该以一种模拟的态度来做了。大量的题都会重复出现,即使这样也不要怀疑自己分数的水分,一些题在考研中也会重复出现的。大题依靠肖四肖八即可,选择题可以额外多做一些比如蒋中挺五套,徐涛八套,米鹏三套都可以见一见。同时要注意做过的题要及时回看,不要反复犯错。、
考研数学方面:
由于今年号称数学史上最难,一般考研用的练习册是数学复习全书等一套,市面上普遍流行的是李永乐的红色版、李永乐的粉色版、张宇的版本和考纲版。我推荐李永乐和张宇,考纲据说很好,但是出的太晚了。我用的李永乐的粉色版,包括全书、真题、400题模拟,我还买了红色版的660题基础训练,强烈推荐这本660,虽然很易错,但是真的很有帮助,总结也很好。自己要随着多做题,严格要求自己。大三我重看了教材,看完一章做一章的复习全书,结束后已经大概六月了。如果没有时间的小朋友务必在大三下把数学书学一遍到两遍。六月的时候,我很迷茫,合上复习全书,题目遮挡上答案我依旧什么也做不对的感觉。于是我得出结论,基础不牢,再看书。这个时候其他人都开始做各种题,我依旧在看书,不是不着急,但是再看书的时候感悟很多,觉得很多东西更通透了,所以也安下心来仔细看书,再看完一遍很快了,十月我就又看完了一遍三套书,做了所有的课后题,挑着想练习的部分做了数学复习全书。十一月中才开始数学冲刺,计算着时间,像考试一样做了真题,然后做了几套400题模拟,实际上我660和400都没做完,考的不好也是活该。另外还是重视做过的错题,反复多做,不要以为做过就一定会了。数学其实在总分比重中比大综合还要重要,非常拉分!一定要重视!对于数学我的建议是早准备,但是不要心急,千万重视教材,非常重要,万变不离其宗,不要认为只做练习册就行了,今年的真题就是教训,很多都是书上的一些知识点然而练习册上并不是重点。但是题目一定也要多做,数学必须每天都做,再忙也不能有一天不做题!保证一些经典题目和例题题型要熟练到不用怎么动脑都可以做出来,这些是保证数学成绩的底线。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难度相对适中,对于擅长英语的学生无需过于忧虑,但它确实是决定分数差距的重要科目。初期阶段,建议先尝试一两套历年试题以了解题型,但不宜过早耗尽所有真题资源,应保留一些用于后期的时间限制模拟测试。如许多备考攻略所述,反复研习真题是提升英语的关键,做3到5遍都是合理的。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想要更加保险,可以考虑使用张健的150篇,这本书与真题颇为相似,不过最好在早期阶段使用。进入后期,务必专注于真题练习。至于背单词,我没有特意依赖单词书籍或应用,而是选择将每篇真题阅读中的陌生词汇整理出来记忆,因为考研阅读中很多单词的用法会反复出现。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课程,主要包括四大基础: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和凝固。对晶体结构,理解各种晶体系统和布拉伐格子是基础,对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理解至关重要,这部分需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晶体缺陷部分,如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的理解也是考试的重点。
相图的学习需掌握基本的相律,并能理解和分析简单的二元、三元相图,理解各相区的性质和转变过程。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多做题,多画图,真正理解其内涵。
再者,扩散和凝固是材料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过程。扩散理论包括菲克定律和扩散机制,凝固则涉及结晶动力学和形态控制等,这些都需从微观角度去思考和理解材料的变化。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王道。对复杂的理论,先尝试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图像,凭记忆加深印象。多做实验,凭实践来验证理论,这样既能提高兴趣,也能加深理解。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的练习必不可少,它们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难度和题型,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
我还推荐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比如参考书、在线教程或者教学视频,它们从不同角度解释知识点,帮助你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参加学习小组或找到研友,相互讨论,共享资源,共同进步。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非常重要。每天定时定量地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遇到困难,要有耐心,自己有能力解决。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即使面对挫折也不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