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首师大城市环境过程和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资源与环境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用过早准备,也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如果是文科生的话就更不用担心了。我用的资料是肖秀荣的全套资料,他出什么我就买什么,一整套大概有10本左右。紧跟他的步伐政治就可以搞定。暑假7-8月份是刷了一遍1000题,随题看最厚那本书(不用大学的课本的),之后就是看他出的各种资料,就是看,刷题而已,不用背。最后一个月背他的背诵版小书和最后四套卷就可以了。文科生没必要担心,因为考得都是高中学的政治知识,知道如何回答以及作答步骤就可以应付了。
考研数学方面:
我认为数学其实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出多么灵活的题,都是包含了某些很基础的知识点,所以在直接上全书之前,我把高数和现代的课本完整而且细致地看了一遍,做完了几乎所有课后题,连带着大一买的一本高数辅导上的题也全部写完,同时把知识点做了笔记,一些很巧的积分,求导之类的例题也记下了,然后进行总结(比如我就总结了三角函数各种组合的积分求法)。看完已经是九月下旬,然后上全书,当时就感觉全书上的题80%都能写对了。写完全书是十月底,然后开始真题。我觉得真题最有说服力,每天上午固定两个半小时做真题,时间到了以后给自己严格打分,分析出错原因,然后把不太记得的知识点也记下来在专门的本子上,所以其实整个上午几乎都献给数学。就这样写了两遍数二真题,数一数三各一遍,后期时间也不太够了,所以就定三小时写两套卷子。开始写真题的时候分数不好看,而且时间老是不够,不过慢慢巩固找自己的弱点过程中,效率也慢慢高了。做完真题之后,开始做模拟卷,一直到考前三天才停下来。最后三天就是把笔记从头到尾整理了一遍。因为每年数学是在上午考的,所以我也一直选择在上午看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在对考研所需的词汇有一定了解之后,关键的任务便是征服英语阅读。阅读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Part A、B和C。Part A是标准的长篇阅读(包含4篇文章,每篇5道问题,每题价值2分,总计40分)。Part B通常被称为新题型,Part C则是翻译题,这两部分各有5个小题,每题同样为2分,合计10分。阅读在英语考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总分高达60分,英语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的表现。其中,Part A是阅读的焦点与难点,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历年真题,仔细揣测命题人的意图。
若想在考研英语中取得高分,大阅读部分绝不能失分过多。20道题目中,尽量保持错误在5个以内,最佳情况是3个或更少,错误越少越好。暑假后期及9月份应集中精力做英语真题的阅读部分,用铅笔答题或避免直接在试卷上作答,以便日后重复练习。在二刷和三刷时,可能会发现之前做对的题目依然会错,做错的也可能再次出错,要做好心理准备,逐渐消化并理解真题,特别是错题,坚信通过大量练习可以实现质的飞跃。同时,阅读时要注意时间管理,否则在考研时可能无法完成试卷。推荐在模拟训练时一次性完成四篇阅读,确保时间在70分钟之内。初期阶段,务必给予英语足够的重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是现代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应用范围广泛,从城市规划到环境保护,再到灾害预警,无处不在。理解这两者的概念和工作原理是基础。GIS是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系统,遥感则是凭非接触方式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这两者结合,提供全面、实时的地球表面信息,为决策提供强大支持。
在学习过程中,重点应放在掌握GIS的基本操作,如数据输入、处理、查询、分析以及制图输出。对遥感,理解不同波段的传感器如何捕获信息,如何解析遥感图像,以及如何进行图像分类和变化检测等技术是关键。熟悉主流的GIS软件如ArcGIS、QGIS,以及遥感软件ENVI、ERDAS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理论学习的,实践操作尤为重要。多做案例分析,比如凭GIS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或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深化理解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技术发展,如云计算GIS、无人机遥感等,能够帮助站在学科前沿。
我建议大家建立自有的学习笔记,整理每章的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定期进行自我测试,例如闭卷模拟考试,提升应对实际考试的能力。遇到困难时,积极向老师教,与同学讨论,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