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资源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种类繁多,但是有一本必买,大纲解析。而且最好买正版的。放弃大纲解析,那才是本末倒置,核心考点只是让你知道哪里重点,但句子还是要按红宝书上的来。政治最重要的是毛概和马原,近代史我基本放弃不看了,因为高中是学文的还是比较有自信的。关于做题,买了陈先奎的2000题,我觉得陈的题很细,当然也有很多很废。还是那句话,不用纠结到底用哪本书,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到后来也有跟风买了20天20题,觉得那种就只是穿线的,别指望能压中。
考研数学方面:
阅读材料:从全面复习数学全书到专注于660题,再到解决历年真题。大约在七月下旬至八月初,我启动了全书的复习,这本书我个人非常推崇,建议首次学习时要深入理解,不仅是练习题,还包括解题策略和技巧。我前后读了两遍,差不多完成了大部分题目。接着,我开始了660题的训练,虽然人们对这本教材的看法不一,但我认为它是个不错的实践工具。到了十月份,看到许多人开始做真题,我也跟随步伐加入其中。我重做了两遍真题,没特意整理错误题集,但把错题用红笔标记出来并复盘了两次。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数学全书几乎成了我的常伴,经常查阅相关知识点。后来,我还精简出几页关键知识点笔记来帮助记忆。最终考试中,我犯了两个错误,这是预料之中的,毕竟我的数学基础并不牢固。但我认识到,通过大量的学习和练习,依然可以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关键在于,务必保持细致,务必保持细致,务必保持细致!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考试前:每天背半小时单词,尽量坚持,作文开始构思自己的模板,对平时遇到的比较好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短语及时记录背诵,大概一周至少写小作文+大作文各一篇,可以找老师修改,尽量要坚持写,等到上了考场,你会感谢自己的坚持。阅读的话就是做真题,第一遍一定要卡着时间来,尽量不超过15分钟,因为考研英语时间很紧,一篇阅读留给自己的时间就是12—15分钟。真题第二遍的时候一定要精读,而且试着翻译全文,这样的话对后面做翻译会有帮助,而且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英语的真题绝对就是教材,一定要重视。完型的话好像不需要太花时间,做做真题,找找感觉;翻译的话,耗时而且得分低,但想拿高分的孩子也要花一番功夫;新题型的话分为几类,这个建议可以找找模拟题做,因为真题有限,但还是有套路的,而且这个题说实话有点靠运气。总结起来,阅读和作文就占了70分,绝对是重点,阅读有套路,比如同义词替换就是最为常见的,这个大家以后会慢慢接触;作文的话就是自己要形成一个万能模板,而且平时要多收集一些好的可以摘抄的句子和案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油(气)层的基本物理属性是基础。这包括了解油(气)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它们决定了油(气)层的储藏能力和流动性能。深入理解这些概念,需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和流体力学知识,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掌握油(气)在地层中的行为规律是关键。例如,油水两相或多相流体在地层中的运动、油气藏的压力变化、温度影响等因素,都需凭复杂的物理模型来描述。这里,要学会运用渗流力学理论,凭解析或数值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再者,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凭模拟实验,直观感受油(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态过程,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参与实际的油田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是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记忆更重要。对复杂的公式和理论,不应只是死记硬背,应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能帮助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团队合作和交流同样重要。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分享学习心得,激发思考,拓宽视野。教师的指导也不可或缺,他们的经验与建议往往能给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