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考研政治的复习过程中,我以为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政治大纲解析》和《真题解析》是核心资料,不可或缺!考研政治已经和十年前或五年前的情况大为不同,一味地强调背诵是难以奏效的,还是要以理解为基础,尤其是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部分。现在的多项选择题需要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甄别,而分析题出的越来越开放,需要我们对各种原理、政策、方针、路线等有比较全面、细致或深刻的把握!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主要说一下后期数学的复习吧,全书第三遍搞定后,基本上就不看全书了,把它留下来当字典用,做题时碰到不熟的知识点再翻下全书。最后两个月就是做李永乐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了,也是模拟真实考试那样,早上抽出3个小时来做,一套一套做下来,并且把不会的认真分析,直到弄懂为止。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复习,很多人感到即使下了很大的力气短时间内也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甚至考完试后觉得复习跟没复习一个样,其实这就涉及一个方法问题。从开始准备考研的第一天,就开始了考研英语的复习,我想大家都是这个套路,可见英语的重要性。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掌握它确实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但一定要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考研英语的复习。想提醒大家的是,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真题的地位特别重要,一定要想办法把英语真题琢磨透,而如何利用真题,这里面就有很多道道。有的同学是上来就把十几年的真题在很短的时间内仓促的做完,一次就好几篇阅读理解甚至一整套题,然后对对答案,简单的思考一下就复习别的了,真题做完了就做模拟题。我觉得这是对真题的极大浪费,模拟题和真题是有质的区别的,再好的模拟题也模拟不出真题的水准,因为真题是命题专家花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出来的,真题中的难易程度、选项设置、逻辑关系是模拟题模拟不出来的。我复习时一般一次只做一篇真题的阅读理解,用实战的速度全神贯注的做完,然后根据答案和释义认真把文章、题目、选项研究透,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小时的时间。这样慢慢的过来,对真题的命题逻辑把握的就会比较熟,做起来会更有感觉。单词我没有花大量时间去记,感觉干背单词效果不怎么好,就是靠做模拟题积累词汇。关于作文,两年写得都不好,也没找出什么有效的方法,我想关键还是平时的积累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遥感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遥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探测技术,凭传感器从空中或太空中获取地表信息。要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需掌握电磁波谱理论,理解不同波段对地物特性的影响,这是遥感图像解译的基础。
遥感系统的构成部分也是重要考点。包括平台(如卫星、飞机)、传感器类型(如多光谱、全色、雷达等)以及它们的工作机制。掌握数据采集过程、处理流程以及遥感图像的特点也非常重要。
再者,遥感图像解析是考试的重点。你需熟悉各种地物的光谱特征,学会识别不同类型的遥感图像,例如,如何区分水体、植被、建筑物等。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变化检测等基本分析技术也要熟练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操作必不可少。利用实际遥感数据进行练习,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使用ENVI、QGIS等软件进行图像预处理、分类和分析,这不仅能提升技能,也能帮助你在考试中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
关注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动态。遥感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了解这些应用实例能你更全面地理解遥感的价值,并可能在论述题中派上用场。
在复习阶段,构建知识框架,定期回顾,做模拟试题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