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机械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长大工程机械学院机械工程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长安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不用准备过早,十月份开始完全不算晚,我当时大概就是十月份下旬开始看的,大纲解析看了一点便扔下了,觉得太多太杂,就买了fengzhongjincao系列看了,觉得那几本书很好,特别是习题,也要好好做。最后阶段就是做模拟题了,个人认为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还是好的,还有最后我也看了他的那本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忘记名字了)。另外奉劝大家不要再相信政治客观题选项有规律的话,做完之后还有很长时间,结果就把客观单选题答案弄到一起,对比一下又改了几个,结果悲剧了,之前对的都改错了,真是悲剧。
考研数学方面:
我认为数学的学习关键在于练习,尤其是实战的真题。首要任务是通览所有概念,不明白的地方多看几遍,如果实在无法理解,不妨暂时搁置,继续学习后续内容。有时候,我们的思维会有意想不到的转变,或许在学习其他知识后,原本困扰你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对于数学基础部分,大致浏览一遍,而对于难以掌握的部分,则需反复研读2-3次,条件允许的话,再多复习几次。进入10月,应开始着手做真题,这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尽量选择真题来练习。
我建议从早期年的真题做起,因为它们相对简单些。刚开始时,不必急于计时,毕竟初学者需要适应。随着熟练度提高,逐渐加入时间限制,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考试的状态中。每套真题完成后,务必深入剖析错误,辨别是运算错误还是知识点的盲区。若是知识点问题,不仅要修正此题,还需寻找同类题目练习,直到彻底掌握该知识点。若归咎于计算失误,要审视是否频繁出现此类错误,若有,可能存在计算方法的误解,同样需要通过额外的题目来纠正。
这些道理想必大家都清楚,但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感觉还挺自信的,感觉基础还不错,开始的时候每天就是在背考研单词,这个每天也花了两个小时,然后就是做做张剑的阅读理解。这样一直到了十一月,这时候才开始做张剑的历年真题,单词还是每天照往常一样反复的背。每天早上一到图书馆,把单词书拿出来一看就是两个小时,看完单词都将近10点了,我觉得只要把单词搞定了阅读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每天花这个时间还是值得的,早上背英语单词最多只能花一个小时,最迟最迟不能超过九点。背单词占用了一个钟的正式时间外只能利用其他零散的时间了,这并不是说单词不重要了,而是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而且单词是要一直坚持背的,记得滚瓜烂熟,还要懂它的用法,一个单词派生出的各种形式都要会。个人感觉早上刚开始这一个小时内状态不是很好,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的,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背背单词背背作文比较好。到了十一月后才开始专攻历年真题,后来才发现晚了,因为英语真题是要反复多做的,把其中的规律找出来,培养那种正确的解题思维。真题一战的时候也做过,但到了去年十一月什么印象也没有了,重新再做感觉做得还比较理想的,4篇阅读理解基本上都在30分以上的,做完后每一篇的每个句子、每道题都认真的分析理解过,还把它翻译出来,所以真题这样一遍下来花的时间也不少。到了十二月就开始背张剑的热点作文50篇,但是很少动手写,这样就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写的真的太少了,作文水平也没多大提高,没有亲自动手练真的很难有质的提高,直接导致考场上慢吞吞一点一点的挤,真的很后悔当初偷懒没有坚持每天练一篇,作文这东西真的是讲究熟能生巧。到了最后也没多少天做模拟题了,总的来说还是模拟真枪实战太少了,没有找好实战那种感觉。平时不流汗,战时多流血!考研多不得半点侥幸心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机械设备的设计原理、材料选用、结构分析等多个方面。在复习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了理解和应用上,非单纯的死记硬背。例如,对机械传动部分,理解齿轮、带轮、链轮等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基础;能够按实际工况选合适的传动方式,则需深入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掌握各种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方法也至关重要。比如螺纹连接、键和销的使用,轴承的选和计算,这些都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我会定期做一些相关的计算题,凭反复练习来巩固记忆,并提高解题速度。
再者,机械设计中的强度校核也是重要考点。这需熟悉基本的应力应变知识,理解疲劳破坏、静强度和刚度的概念,掌握如何进行安全系数计算。这部分内容抽象,但凭实例解析有效地帮助理解。
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不容忽视。在学习机械设计的过程中,我会尝试思考如何优化现有的设计方案,或者设想新的可能。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对考试有帮助,更是未来从事机械工程工作所需的重要素质。
参考书目和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我经常阅读《机械设计》教材,结合历年的考研真题进行模拟训练,以此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