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首师大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首都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将政治复习划分为三个阶段。九月下旬拿到资料后,我计划从马原部分入手,但很快发现自己难以投入,也无法辨别关键内容。因此,我转向寻找辅导帮助,舍弃了大纲,转而专注于肖秀荣的1000题对应章节。在大纲解析上,我只是在后期大致浏览了一遍。毛中特的学习初期,我非常享受听老师的讲解,特别是关于毛泽东的故事,我看大纲并配合做1000题,做题时使用铅笔以便检查错误后能重复练习,这构成了我第一次全面复习的过程。
进入第二轮复习,由于自我感觉马原掌握得尚可,我决定直接跳过,集中精力于毛中特和近代史,每天各研读1-2章,并重温1000题中的错题。这一阶段持续到十二月左右。接下来的冲刺阶段,我侧重于阅读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分析历年真题,以及背诵预测卷。我做了市面上流行的预测卷的选择题,尽管它们与真题风格不同,但我视其为巩固知识点的机会。我还按照主题完成了过去十年真题的选择题,并依据大纲检查了自己的学习盲点,再次熟悉了大纲内容。考前查看真题中的大题解析也很重要,有助于了解答题策略。由于时间紧张,我仅背诵了肖四的一套题目,但考试时我发现肖四的答案几乎涵盖了所有大题。
考研英语方面:
十二月份到来时,我基本上不再频繁地练习英语题目,而是专注于回顾那些我还感到生疏的知识点。每天早晨,我会朗读填空、阅读理解和翻译部分,同时通过视译来检验自己理解句子结构的能力,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考试前一天。此外,从十二月开始,我着手整理不同类型的小作文和大作文模板。我想强调的是,市面上的作文书虽多,但有些模板过于复杂,实际操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错误。因此,我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易于记忆和仿写的模板才是最佳选择。在12月11日和15日下午,我分别进行了自我模拟考试,使用的是未做过的历年真题,目的是体验考场氛围和测试解题速度,让自己适应连续完成整套试卷的感觉。接下来的日子,我反复研读过去的真题,不断地复习和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日本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这个科目主要涵盖了日本的语言结构、词汇语法、句型变化以及日本文学的历史脉络和代表作品。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扎实的日语基础知识,这是所有学习的基础,需熟练掌握假名、词汇、文法等;二是深度阅读经典的日本文学作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这有助于提高文学分析能力;三是定期进行写作练习,无论是短篇小说、评论还是论文,都能提升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日语专业综合”则更注重实际应用和研究能力。你需广泛涉猎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用日语进行论述。我推荐多看一些学术性的文章和报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提升翻译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口译和笔译,这需大量的实践来磨练。我还经常参加模拟面试和讨论小组,以提升我的口语交流和辩论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系统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将知识点条理化,这样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馆、网络课程、教授讲座等,都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至于具体的复习资料,除了教科书外,《新编日语》、《日本近现代文学史》等经典教材,以及各类日本原版书籍都是我常参考的对象。我会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凭实战演练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