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考的并不高,但还是把复习的方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政治大概在八月底大纲解析出版以后开始准备,用的书主要是大纲解析、肖秀荣的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才逸八套卷、风中劲草。首先是看大纲解析,看一章书做一章肖秀荣的1000题的客观题部分(这本书需要反复用,所以别直接往书上写)。因为是理科生,学起政治真的很痛苦,初期的时候书看不懂,做题也找不到头绪,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看,一遍看完都不知道讲了什么。第二遍看的时候稍微好一些,这一遍注重1000题上做错的题,把答案的解析看懂,然后开始尝试把1000题上每道题涉及的知识点用记号笔在大纲解析上标出来(单选和多选用不同的颜色),这样看完第二遍书上就有了很多标注,这些标注就是考试的重点,之后看书就清晰很多了,然后就一直反复做1000题查漏补缺,把不懂的知识点都弄懂。十月左右模拟卷开始上市,买回来之后马上把客观题都做了检验自己复习的情况,做错的题需要特别关注。到十二月左右开始准备主观题,背诵了肖秀荣的四套卷,重点记忆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后期的背诵任务太重所以20天20题背了一小部分就放弃了。个人感觉背模拟卷主观题的目的并不是完全寄希望于压中原题,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答题的思路,模拟卷里的很多表达都适用于各种各样的题目,在考试的时候稍加组织就可以用上,所以对主观题不用太担心。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觉得基础比较重要,所以我开始就开始啃高数课本,书也要从头到尾,全都过一遍,把书上的例题讲解全都弄懂,这样能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架构,就知道了数学讲的那些东西。课本看完之后,就跟着老师上课,然后做李永乐的辅导书,同步跟进,一遍看全书,一遍做同步练习题,就这么慢慢来。全书看完了,我就开始做题,真题啥的全都做了。最后一个月不停地做模拟卷,我把市场上卖的卷子,张宇,李永乐等的卷子全都做了,大概做了有60套模拟卷子。很多人复习数学喜欢把错题抄下来,但我觉得没必要,我只把错题标记了,之后去看看就行。还有就是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数学复习到后面一定要把不懂的都弄懂,做题时发现有不熟的地方一定要回去翻全书。
考研英语方面:
从现在起到暑假开始的这段时间,英语所要做的就是背单词做阅读模拟题。阅读模拟训练我一共买了四本书,都做完了。哪本都不容易,每篇错两到三个都很正常,也不要过于气馁;当然我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认真总结,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词汇没过关,后来就有了那个15遍。在7月份暑假开始的时候,单次能够记到3遍,阅读模拟题做完一本就很好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分析是电子学的基础,需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电路设计中。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工作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电路分析的关键。对复杂电路,要学会使用等效电路法和网络定理进行简化和分析。
数字逻辑部分主要涉及二进制运算、布尔代数、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这部分需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逻辑函数并用电路实现。了解各种门电路如AND、OR、NOT、NAND、NOR、XOR、XNOR的功能及应用,以及触发器、计数器等时序电路的工作原理,对解题大有裨益。
再者,半导体物理是电子学的核心,特别是PN结、MOSFET等器件的工作原理,直接影响着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要深入理解载流子的性质、扩散与漂移运动,以及能带理论,这对后续的微电子学和集成电路设计的学习至关重要。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一方面,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多做习题,凭解决具体问题加深理解。利用在线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上的相关课程,拓宽视野,获取更丰富的学习材料。积极参加实验室活动或项目,亲手制作电路,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这是提升技能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