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外语言研究院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10月1日开始,我打算采用红宝书和肖1000题作为主要教材,两者结合使用效果颇佳。红宝书内容丰富,需合理规划时间,力争一个月内完成阅读,同时配合肖1000题进行练习。对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部分,我认为应多做练习题,因为仅凭看书理解这些理论和概念相当困难,适量的习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吸收。初期可略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时事政治”,因为它们在后期的模拟试题中会频繁出现,并涵盖重要考点。所以,“思修”和“时政”复习的最佳时期是在做模拟题阶段。在做了大量选择题之后,应侧重积累“时政”知识和练习论述题。那时,市面上会有许多关于“时政”的参考资料,挑选一本,它通常会对当年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有详尽概述。看完“时政”后,距离考试大约只剩一个月,保持冷静至关重要。每天早晨抽出一小时左右来记忆“考点识记”或类似材料,坚持不懈,尽量让关键知识点在脑海中留下印象,以便在解答大题时能够找准方向。对于大题,起初难免感到焦虑,不知所措!我当初也是如此,从未在考前完整地练习过大题,答题时往往只写出几点,而其中与标准答案相符的寥寥无几。即便如此,我依然坚持下来。实考时,我的一个大题只写了少许内容。考研很大程度上是对心态的考验,坚定的信念是获胜的关键!在完成一定数量的哲学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方面的大题后,要时刻留意书店的模拟试题。推荐购买肖秀荣的四套题和任汝芬的序列四,尤其是肖秀荣的四套题中的选择题,当然,大题同样不容忽视。如果时间允许,序列四上的大题也值得一看。模拟题结束后,距考试可能只剩下十几天,这时需要抓紧时间巩固知识点,进行高强度的记忆。临考前几天,简单回顾之前背诵过的资料就足够了。
考研英语方面:
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书前半部分是讲知识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法,后半部分是长难句练习。在书上做笔记,学会一个句型后自己可以到后半部分去找一个长句子试着划分下成分。应对长难句何凯文的书就够了。我选择背单词的书是乱序版,真题是张剑黄皮书,21天将整本单词背了一遍,很多人觉得怎么可能!当时我采取的是将“21天攻克gre单词”的方法搬到了考研上,给自己列了表格,详细地安排了一下单词的记忆。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大量+高速”,实践证明有效。后期在真题阅读中边做阅读边记忆,效果很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语言学基础理论是基石,它涵盖了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等基础知识。对这些内容,理解和记忆是关键。理解每个概念的本质,它们之间的关联,是备考的基础。例如,要深入理解音系学中的音位和音素的区别,掌握句法结构的生成规则等。我会建议定期回顾和练习,凭做题来巩固知识,并尝试用所学解释实际的语言现象。
应用语言学部分则需关注语言教学、习得和评估等方面。这部分的学习不仅要求理论知识,还需实践智慧。我建议阅读经典的教学法书籍,了解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自有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思考。参与教学实习或志愿者活动也是很好的实践方式。
再者,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是另一大重点。需探索语言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以及社会因素如何影响语言使用。阅读社会语言学的经典文献,比如诺姆·奇默尔曼的社会互动观,或者威廉·Labov的社会方言学研究,能帮助深化理解。
研究方法的学习至关重要。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研究,都需掌握基本的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技巧。统计学基础,如SPSS的操作,以及质性研究方法如访谈和观察的设计,都是必备技能。建议凭课程或在线资源自我提升,实践中应用这些方法,真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