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硕士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真的没什么复习方法可以说的,因为说白了,这是一个可能费力不讨好、可能不费力却讨好的科目。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选择真的很关键,尤其是多选,要费工夫好好记一记,多做一些选择题,最起码留个印象。新大纲下来之前把把马原部分学完,这部分重在理解,然后开始看新大纲。我记得到最后,我的大纲解析看了4遍,肖1000做3遍就差不多了。主观题部分,那就靠最后一个月突击,到时候会有各种最后N套题,多看看出题方向和思路,然后各种背,昏天暗地的背,相信你自己就可以了,当然,有的同学背的明明很多,但考试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不该写,有一种感觉叫:考过后看看标准答案,我其实背过了,但在考场上我并不知道那就是答案。所以思路很重要,能不能灵活自如的运用你所知道的知识更重要。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教材,我的选择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以及张宇的真题大全解。几乎每位考生都会入手一本复习全书。暑期是备考的关键期,务必充分利用!在时间规划上,数学至少需复习三次。第一次是在暑假结束前九月,你需要完成复习全书和讲义的第一遍阅读,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做个标记,留待第二轮解决,如果可能的话,做好笔记会为后期复习提供帮助。第二次复习是在十月前,这回要确保理解和解答全书中每个问题,尽可能亲自计算得出每道题的答案。期间可以搭配其他练习,比如张宇的1000题或者基础660题。660题是一本奇妙的书,我未能全部完成,它考察的基础概念很深奥,但又让人感到困惑。第三次复习时,国庆期间可以开始接触真题,根据建议购买了三十年的真题集。如老师们所说,十几年前的题目稍作改动就会再次出现。不过,这消耗了我一个半月的时间,导致我没有充分掌握所有真题。因此,若时间紧张,只需做近二十年的真题即可,早期试卷中积分部分可以挑一些做。最好是按整套试卷进行练习,因为真题最具权威性,必须深入研习,至少做两遍。如果在考前两周完成了真题,可以尝试其他机构的模拟卷,比如合工大超越五套卷,这些通常会在考试前出现在书店里。如果时间紧迫,专心做真题也足够。最后,进行模拟考试,留几张最近几年的试卷,严格遵循考试时间进行演练。
考研英语方面:
在自学的场所里,最常看见的就是那些备考研究生考试的词汇书籍,许多学生依赖它们来学习单词。然而,我个人并不倾向于使用词汇书,因为它具备以下特性:1、重复度高,包含一些经常出现的关键字;2、熟悉词汇的罕见含义;3、需要在特定上下文中理解其意义。因此,汇总真实考试中的词汇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真题中的词汇(包括阅读、翻译、完形填空和新型题型),我采取了这样的归纳方法:依据个人需求,将单词分门别类并用不同颜色标记,分别是:(1)基础词:把握不牢固的词,看似眼熟却未必能立刻想起准确含义;(2)生词:完全不认识的新词汇;(3)核心词:高频词、多义词及常见词的特殊含义;(4)短语和固定搭配,我会记下这些词的中文释义。在记忆过程中,我会结合语境,先理解单词所在的句子含义,再深入记忆单词的确切意义。同时,我会利用A4纸来检验记忆效果,具体操作如下:将某一年的真题词汇整理到一张A4纸上,比如把2005年的词汇写下来,过几天后尝试写出它们的中文意思,无法写出或错误的部分用红笔标出,以便后续重点复习。这个办法帮助我有效地掌握了1999年至2019年间真题中的词汇,在做近几年的真题时,遇到的生词数量明显减少,效果显著。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流体力学部分,理解和熟练掌握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至关重要。它描述了流体流动的能量关系,对计算管道中的压力变化、流量等有直接帮助。流体静力学的理解也不能忽视,尤其是在处理封闭系统中的压力分布时。
传热是化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深入理解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并能运用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等进行相关计算。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处理复杂热交换器设计或工艺优化时,这些基础知识的应用显得尤为关键。
再者,传质理论是化工原理的核心之一。了解并掌握拉普拉斯方程、菲克定律以及扩散系数的概念,能够帮助理解和预测物质在不同相之间的传递行为。在气体吸收、蒸馏等单元操作中,这些知识的应用十分广泛。
化学反应工程则是将化学反应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桥梁。要熟悉反应速率、反应级数、转化率等基本概念,理解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如理想反应釜、连续搅拌槽反应器等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学习化工原理,除了理论知识,实验技能也非常重要。凭实验室的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计算机模拟工具,如Aspen Plus,帮助更好地理解和优化化工过程。
复习策略上,建议先扎实基础,凭做题来巩固知识,遇到难题要积极思考,不能回避。参与讨论组或者找导师教也是提高的好办法。化工原理不是孤立的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理解其内在联系,真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