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财经研究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切忌投入太多时间和看的过早。因为这样会浪费其他学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效率与规划也不一样,所以千万要按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别人云亦云,政治跟紧肖秀荣大大,看书、做题都可以。我买了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不错吧。知识点比较细致,可以扫除盲区。我正式准备已经8,9月份了,每天3~4个小时完全够了。冲刺阶段买本风中劲草,各种押题卷必买,还有一本全年热点。其实不需要为了用什么资料太过于纠结,还有人用红宝书之类的,事实证明,大家不管用什么材料,考出来都差不多哈哈哈~~
考研数学方面:
三月到五月的一个半到两个月时间开始学习,温习课本,学习完一节之后做课后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学习时间是7月中旬到9月底两个半月,这个阶段给大家推荐的资料是李永乐编写的《复习全书》和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大家可以选择其中一本用于该阶段的学习,有精力的同学建议两本同时进行学习。市面上的复习资料很多,选择好的复习资料会让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事半功倍。让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对考试大纲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在每个知识点的后面,有知识点对应的题型,随后附了相应的例题和习题。《基础过关660》(很不错,重点考察概念,不要以为只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有的题目当做大题都没问题,你做完一遍要很久,其实这本书好多题目和第一个复习全书题目重合,感觉这两个搭配是完美组合)。当然看哪本书不重要,重要的还是看你自己,适合你的书和套路。还有《陈文灯复习全书》可能更难。
考研英语方面:
我建议尽早着手准备。每天留出一点时间,关键是要持续进行阅读或记忆单词。研究生阶段的英语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打基础(考研词汇量可能还不够)。如果觉得专门学习英语过于繁重,那么查阅与你专业相关的英文论文会是个好方法。我只用了两本书作为参考资料:首先,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实际上只有100篇),由于我是从这本书开始的,所以感觉它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对于时间宽裕的人来说,可以选择先做真题再做这本书;其次,就是《历年真题集》,我总共做了两遍选择题,从11月份开始,大约每隔一天做一套,以保持答题的状态。在后期,每天至少完成四篇阅读理解,不必过于在意对错,但必须坚持不懈。阅读时应带有目的性,寻找关键词,准确定位,并排除干扰项,这时你会发现词汇积累的重要性。如果你能认真对待几年的真题,每年遇到的陌生词汇都会变得逐渐熟悉,看得越多,记得越牢。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理解并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比如供求关系、效用最大化、边际效用递减、GDP、通货膨胀等,这些都是经济学的基石。你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性等问题也是考察的重点,需特别关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济学不仅仅是理论,更强调应用。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尽量找寻现实案例来理解和验证理论,例如,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来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或者凭研究某一地区的产业发展来探讨区域经济的差异。这种结合实际的学习方式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再者,模型和公式不能忽视。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消费者选模型、生产者行为模型等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模型,对解答论述题和计算题都大有裨益。
持续的练习和反思。经济学的许多题目都需进行定量分析,定期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每次做完题后,都要反思自有的思路是否正确,理解是否深刻,这样不断进步。
备考的过程中,我也利用了各种资源,如参考书、讲义、网课、论坛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学习。我建议大家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讨论,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