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提及政治,如今回忆起来满是感慨,当初学习的过程让楼主倍感煎熬,最终只是勉强过关。九月下旬才开始复习,初次阅读(红宝书)相当草率,就像浏览目录一般,结合(肖)1000题刷题。然而,这种做法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由于投入了大量时间却没有深入理解,导致效率低下,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加的压力和焦虑,这无疑是楼主所有课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项。因此,建议大家首次复习时务必认真对待,切勿敷衍了事,后期的时间极其宝贵。尽早打牢政治的客观题基础,深刻理解概念,大题部分通常依赖于背诵模拟试题,楼主选择了背诵肖四。当考试中遇到大题的那一刻,之前几乎崩溃的心情在选择题环节之后得到了平复。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学习可以参考《复习全书》的李永乐和李正元版本,这是一本出色的辅导书籍,擅长将复杂的数学概念系统化。我曾投入两个月的时间仔细研读了两遍,第二次阅读时我对数学的整体构架有了更深的认识。重要的是要深入理解而非匆匆浏览以求进度,质的提升远胜于量的追求。暑假期间是数学复习的理想时段,开学后很难找到如此集中的学习时间。这两个月对数学的掌握至关重要,否则后期可能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弥补。数学在考研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赢得数学就等于赢得了全局。在十一月至考试前夕,应重新审视错题本,并利用《模拟题精点》进行练习,每周安排两次模拟测试。
考研英语方面:
我曾投入大量精力研读单词书,以至于完成六级考试后再翻阅考研词汇时,发现很多单词似曾相识,这确实减少了我不少复习的压力。起初,我选择了红宝书作为考研单词的学习资料,但初涉第一单元时,感觉如同身处困境,不仅单词陌生,连每个句子的理解也让我煞费苦心。我逐句翻译并标注生词,平均消化一个单元就需要一个多小时。完成这些基础工作后,我开始尝试默记单词,朗读句子。这个过程虽然冗长,却有好有坏。红宝书的问题在于,即使你以为记住了单词,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依然辨识不出其含义,而考研英语对单词的多义性和灵活性要求很高,这使我有时会感到阅读中的挫败,仿佛之前的努力白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不厌其烦地手抄了那些初次看到就无法理解的句子,以提升自己根据上下文推测单词意义的能力。不过,这段经历也为我后来轻松应对英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转用了朱伟的恋练有词,这是我唯一一本从头至尾完整读完的单词书,同时也是我想强烈推荐给大家的。这本书按照单词分类,并列出它们在历年考研真题中的各种用法,兼顾了记忆单词、培养语感、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等多重功能。我在七月至九月期间又将这本书重新研读了一遍,每天都规定了专门的时间来阅读,总共大约读了三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管理学涵盖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每个部分都有其核心概念和理论模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等。这些理论不仅是考试的重点,也是理解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基础。我建议你深入阅读教材,理解并这些理论的核心要点。
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管理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我会定期找一些经典的管理案例进行分析,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释和解决问题,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帮助我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际操作技能。
再者,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和方法也是考试的热点。例如,定量决策方法中的线性规划、动态规划,以及定性决策中的风险决策、模糊决策等。这部分需一定的数学基础,但不必过于畏惧,多做练习题,理解算法背后的逻辑,就能逐渐掌握。
对管理学的复习,我推荐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三步法。先理解理论的含义和背景,凭笔记和默写强化记忆,凭模拟试题或案例分析来检验理解和应用的程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长期记忆非常有帮助。
保持对管理学的热情和兴趣,这是持久学习的动力源泉。你关注一些企业管理的新闻,参加相关的讨论小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