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与电工的新材料及器件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电工研究所能源与电工的新材料及器件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与电工的新材料及器件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投入回报率比较高的课了,我从七月中旬才开始看,感觉时间够用了,就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看完一章就做相应部分的一千题。到了十月初,第一轮结束,后来又用了一个月把一千题又仔细做了一遍,之后用一周把真题中的选择和马原大题做了一遍。11月,我做了肖八第一套卷子,看了风中劲草上的知识点。我还做了许多模拟题来巩固知识点,做多了你就会发现,虽然政治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多,但针对每年的热点,出题概率大的知识点就那么些,也不是很难掌握。另外,做模拟题时比做题更重要的就是仔细研读答案,肖四、肖八、蒋五在答案这方面做的都非常好,我当时拿彩笔把重要的知识点都勾出来了,在考前要反复看。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备考研究生的过程中,数学复习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首先,要深入理解教科书,牢固基础知识,因为坚实的根基是解题自如的前提。当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扎实后,就可以开始尝试解决历年的真题。我持续使用《复习全书》及配套的真题集,发现它们相当有益。通过真题,我们能洞察隐藏的规律,并识别自己在哪些题型上存在不足,然后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基础题目要确保较高的准确率,逐步挑战更复杂的题目,这样有望获得理想的成绩。尽管数学可能颇具挑战性,无法确保解答每一道题都完美无缺,但至少要做到每题都有所触及,避免束手无策的情况,尽可能多地写出答案,这样才有得分的机会,不至于成为拖后腿的部分。数学是最关键的领域,是提升分数的核心,做题是方法,但不应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应当多思考,多反思,掌握灵活的解题策略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部分,真题我是从暑假开始做的,说实话是有点晚了。做的张剑的黄皮书,解析很清楚,又买了一份题。第一遍,我做了05年到15的。起初每一篇都是把不认识的词抄下来,把解析细细地看一遍。暑假过完,开学后每天依然坚持两篇阅读,做第二遍的时候仍然还会错一些自己错过的,这就是自己的薄弱地方,一定要记住。做第三遍的时候就快多了,差不多一天就能做完一张卷子阅读。我把近三年的真题留了下来,在后期做了三次模拟,然后继续按照上述方法多刷几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材料科学基础理论部分,理解晶体结构、相变理论、扩散和结晶动力学等核心概念至关重要。这些知识为理解和预测材料的性能提供了理论框架。我在学习这部分时,不仅阅读教科书,还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加深理解,参考最新的科研论文,了解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新材料的研发是我考试的重点之一。这需对纳米材料、功能陶瓷、半导体材料等有深入的理解。我建议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如二维材料、能量存储和转换材料等,因这些往往会在试题中出现。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能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并从中提炼出科学结论。
再者,新材料在电工领域的应用是另一个关键点。这里涉及电力电子设备、新能源技术、电磁器件等方面的知识。理解材料如何影响设备性能,如何优化器件设计,都需具备扎实的电气工程基础知识。我会定期复习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并结合具体的应用实例进行思考。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考试中的一大考察点。这就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积累知识,还要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会尝试解决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预测新材料可能的应用,或者分析现有器件的局限性并提出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