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化工化学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北京化工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性价比最高的一门课程,一般来说都是9月开始复习,虽然大纲解析是最权威的,但是排版不是很好,字太密集了,完全没有重点,建议买一本快速背诵的重点小册子,我用的肖秀荣的必背手册。练习选择题可以用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梳理知识点,做好标记,第二遍深刻记忆,最后几天的时候看错题,对做选择题很有帮助。到11月中旬有时事政治,我用的风中劲草的时事政治,看了两遍左右,这时基本考试的重点就很明了了,然后下一阶段大概考前20天的时候,大量模拟题上市,推荐肖秀荣最后四套题,押题很准,答案清晰。最后几天的时候对大题的热点要狂背,我那时候肖的背了有五遍。
考研数学方面:
大一学的高数真的基本全部忘光,所以重新买了同济和浙大的数学教材重新开始学习,看完一节做一节的习题,因为大三专业课很多,所以留给考研复习的时间真的特别少,所以没能自己独立做课后题,都是直接看着答案做的,可想而知看了一遍教材之后掌握的并不是特别好,之后开始做复习全书,备受打击,自己基本不能完整的做出一道题,所以又是边看答案边做的,这件事真的是提别后悔,建议学弟学妹们做全书的时候一定要先自己做一遍想一遍再看答案,虽然会慢一点但是会有很大提高,锻炼解题能力。就这样全书的高数部分看了两遍,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各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高数辅导讲义,两遍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辅导讲义。。。在这里我要明确一下,并不是看的遍数越多掌握的就越好,只有自己面对问题能够有思路,能独立解决才是最好的,我看了很多遍,配合用的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有买了一套空白的真题卷子用来做第二遍,期间在网上打印了好多其他老师出的模拟题做了一下,比如合工大五套卷等等。。。提醒大家看全书和辅导讲义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笔记总结,这样以便于后期做真题的时候翻阅。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评估我的英文水平还算不错,因此我没有在这项技能上下过多功夫。大约在八月中旬,我开始了首篇考研阅读。接下来的一个月,即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我完成了150篇基础篇的练习,用的是十年前的版本,每天处理两篇文章,同时解决词汇问题,这样的下午时光便悄然流逝。进入九月中旬到十一月,我研读了张剑的真题集,并觉得颇有收获。到了十一月至十二月,我挑战了12年的150篇基础篇,设定每70分钟完成四篇阅读,错误率通常在1到6个之间,平均下来是3个,我觉得这个表现尚可接受。此时,我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写作部分。在这个阶段,我对真题进行了第二次回顾(第三次就没有必要了,因为两次之后大部分答案已经牢记于心,但新词汇必须全部掌握)。最后,在十二月到一月间,我购买了《最后5套题》和何凯文的《最后8套题》来进行全面模拟测试训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微生物学是一门融合生物学、化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生态功能及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在准备这门考试的过程中,我发现掌握以下几个核心概念至关重要:
1. 微生物的基本结构与生理功能:理解细菌、真菌、藻类等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繁殖过程及其在环境中的代谢活动,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2. 环境微生物的生态角色:包括它们在物质循环(如碳、氮、硫循环)中的地位,以及在环境污染降解中的作用,比如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3. 微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性:了解微生物如何在极端环境下生存,比如酸性矿湖、深海热液喷口等,并掌握相关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如分子生物学技术。
4. 微生物的环境监测与应用:熟悉各种微生物检测技术,如显微镜观察、培养法、分子标记技术等,理解微生物在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生物修复等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建立知识框架:先整体把握课程大纲,构建起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应用的知识网络,逐个击破。
2. 深度阅读与笔记:精读教材,做好笔记,把复杂的生物学概念和过程用自有的语言解释清楚,这样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3. 实践操作:可能的话,尝试做一些实验或者模拟操作,如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观察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4. 互动讨论:找同学一起讨论问题,甚至组织小型的学习小组,互相讲解,互相测试,这样的互动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定期复习: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定期回顾和巩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避免临时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