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准备一本专门的政治选择题纠错本非常有益,利用后期紧张的复习期间,甚至午餐后的时间也能站着复习错题。关于政治学习的普遍观点认为,过早开始可能会挤占其他科目的复习时间,不利整体平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政治部分与高考确有差异,自2010年以来,高达50分的分析题都是基于当年的重要会议和人民日报的主要社论。因此,提前太久复习可能难以把握关键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提早开始。选择题部分历年侧重基础知识,需要实实在在地投入精力。对于教材的选择,肖秀荣的全套资料就足够了,他的每一本书都会明确标注使用时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点提要》过于厚重,大多数人难以消化,我有一位理工科背景的室友就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你可以考虑使用任汝芬的《序列二》,确保掌握好基础知识,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近现代史中的固定知识点。其余部分仍推荐使用肖秀荣的书籍。此外,最重要的《教育部政治大纲》(又称红宝书),会在9月中旬出版,这本书是必买的,但阅读方法很讲究。由于其文字密集,大多数人不易读懂,如果记忆力不强,不必逐字背诵,应在一个月内完成第一轮阅读。重点要背诵加粗字体,而小字部分则像做选择题那样记忆。结合1000题来巩固基础会有更好的效果。进入冲刺阶段,若需要额外练习题,可考虑蒋中挺或石磊的习题集,而任汝芬的习题集则不再适用。肖秀荣的习题集虽然略显僵化,与真题风格不同,但仍需使用。他12月推出的8套题和4套题的分析部分应反复背诵,将其作为答题模板。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暑假开始背单词,暑假主要是学习阅读,因为得阅读者得天下嘛,用了黄皮的单词书,单词书过完了就用软件扇贝,一天一百到二百里面有几十个生词,剩下的是熟词,一遍一遍过,打卡一般100到120天就可以刷真题了。英语的真题我视如珍宝,两天一次模拟考试。作文要重视。我英语可能没考的理想中那么好,除了客观原因外,作文可能是失分主要项。作文我一直没怎么认真准备,辅导班的老师天天催促我自己写作文,可我就是不当回事,后悔啊,到最后小作文根本就没时间准备了,所以可能在作文上有点吃亏,呜呜,希望后来者引以为戒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这门课程主要考察实践操作技能和理论应用能力。你需熟练掌握新闻采写、编辑、评论的基本技巧,理解媒体运营、广告策划等实际工作流程。在复习时,我建议多读、多写、多分析,例如阅读各类新闻报道,尝试自己撰写并点评,这样既能提升写作技巧,也能增强对新闻事件的理解深度。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是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则更偏重于理论知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研究等领域的基础知识。这部分需记忆的内容较多,但并非死记硬背,是要理解和运用。我通常会将知识点梳理成框架,凭对比不同理论、分析案例来深化理解。比如,你对比研究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或者探讨新闻伦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挑战。这样的思考方式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在答题时展现出深度。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定期做模拟题,以检验自有的学习成果。无论是选题还是论述题,都要尽可能地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以便在正式考试时能够从容应对。我也会找一些历年真题进行练习,因这些题目往往能反映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我认为,无论是哪一科,关键都是理解和应用,不是机械的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会学习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成效。在新闻与传播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持续学习,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