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硕士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南昌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主要看肖秀荣的政治强化三件套,花了一个月左右时间,把知识点结合1000题过一遍。政治知识点看完了后政治这块就可以以做选择题为主了,这时候可以结合风中劲草的知识点部分。题虽然全但没有针对性。肖秀荣的政治1000题做完之后,可以反复看错题。11月份开始就可以尝试背诵大题了,具体是《8套卷》,然后蒋的《真题百分百》,然后逐渐12月份,大力背诵《肖老师4套卷》《蒋老师五套卷》,熟悉重点;做过的选择题错了的,无论是《1000题》还是各试卷上的都要记牢,《风中劲草》也要时时翻阅。每天做一套,保持敏感性就好了,时间腾出来给英语,专业课。考试前一周在疯狂背四套卷里面的大题押题,我政治考的不高,能给的建议就这样。
考研数学方面:
我从三月起便浏览了课本,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然后直到五月才开始深入研究数学全书。起初,我认为自己在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足够,大学数学也学得不错,以为全书会轻而易举,然而实际入手后却发现相当困难,每个章节都需要花费两三天的时间来完成。最初,我会尝试不看答案逐题解答,有时思维受阻,有时出错,这让我倍感挫败,甚至后来遇到难题就直接看答案。不过,我及时调整了这个习惯,在六月底前专心致志地重新做了一遍,但仍缺乏整体框架的理解。进入七月中旬,我在暑期留校继续学习,再次复习全书,这次我对知识点有了更系统性的把握,明白每个题目测试的具体内容。第二轮复习时,我搭配了660题,尽管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但有些题目需要的计算量堪比大题,对我极富启发。起初在660题中犯了不少错误,并逐渐察觉许多知识点反复出现。八月底,我完成了第一遍660题。九月开学后,我没有参加课程,而是开始了全书的第三次研读,同时做第二轮660题,随后着手历年真题,按时间顺序依次去做,最后两年的题目作为限时模拟训练。做题时,关注的重点不是分数,而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十月中旬,我已经完成了十多套真题,于是购买了市场上热门的张宇、汤家凤和李永乐等人的模拟试题集。半途而废地做完一半后,我转而开始第二次做真题,并整理错题本,对同类问题进行分类。十二月,我开始做张宇的八套卷,同时也购入了四套卷和合工大的卷子,不过后者难度过大,几乎无法下手,最后我专注于李永乐的6+3和真题错题。在考试前的最后两天,我挑选了近两年的真题作为实战演练。总的来说,关键在于质量而非数量。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主要依靠《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一书作为备考资料,将书中的历年试题重复练习了两次。首次练习时,我会在完成一年的题目后,挑选出不熟悉的词汇和短语,集中精力去记忆。接着,我会对比参考译文来校正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同时学习和归纳翻译过程中的拆分与组合策略。真正掌握这些技巧是关键所在。第二次练习时,在熟悉词汇和短语、理解各类句型的拆分与组合技巧后,我的目标是能流畅地翻译整句话,并注重语言的得体性,尽量做到“雅致”,且符合中文表达的习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工程热力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第二定律(熵增原理)。这两条定律是分析所有热力过程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热力学状态参数如压力、温度、体积和内能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需熟记于心。
掌握热力循环是重点。蒸汽动力循环,如卡诺循环、朗肯循环和回热循环,以及燃气轮机循环等,这些都是考试常考的内容。要理解每个循环的工作过程,知道其效率计算方式,并能够分析不同条件下效率的变化。
再者,热力学的工质问题也不能忽视。需了解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熟悉各种实际气体的性质,如水蒸气的性质图表,这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理解多组分系统和相变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最佳途径。凭大量的习题训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对复杂的题目,不要急于求解,是先理清思路,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一步步去解决。
理论联系实际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尝试寻找一些实际工程案例,运用所学的热力学知识进行分析,这样既能增强理解,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定期复习是保持知识新鲜度的关键。我会每周设定一天专门用来回顾上周的学习内容,确保对知识点的持续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