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中师大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今年花了心思的,因为去年政治几乎没过线,虽然去年总分也不错~我是从九月份开始准备政治的。政治分为马哲、毛中特、史纲以及思修法基和时事政治五部分,侧重点真的不一样。首先声明,不能光听课的,我是听了一章课程,看一下肖秀荣的那本书查漏补缺强化记忆然后就跟着做肖秀荣一千题,第一遍用铅笔做,把不会的题目标注出来然后擦掉答案,当第二次看的时候,只看标注出来的就好了,也可以考一考自己还记不记得答案了。说一说各小科吧,第一,先听了马哲课程,毕竟课时有限只能讲重点,有一些她跳过的部分也要自己看,不能她不讲就不看了,马哲部分变动小,所以用去年的书也没关系。第二,毛中特部分我还打印了讲义。听毛中特部分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宏观把握,就是每个小节做联系,对比,千万别拘泥于一个个小的章节,我听了一遍课程以后,很多时候会翻看讲义书,寻找对比联系,受益匪浅。第三,史纲部分,老师讲的内容不细,但是打基础够了,重要的是,听课以后会对今年的时政热点有了初步把握。第四,思修部分,思修很琐碎,听了课程以后,我的做法是,自己每天总结一章内容,八天总结完毕,就是在那种8开的纸上自己画结构图,自己写每一章的内容结构,很有用的。第五,时政呢,就是最后买了肖秀荣的那个时政小册子,反复看一下,耳濡目染,就ok了。
考研英语方面:
张剑的历年英语真题解析,也就是俗称的黄宝书。如果你也是处于想把英语拾起来找点感觉的话,那我推荐你需要找一本不是很难的阅读资料,不需要太深究,做一做,看看答案,但是一定要看一下解析,看一下错误原因。我当时是用的考试虫的阅读,他每个单元有四篇阅读,一篇新题型,前3篇阅读都是简单类,最后一篇是较难。也谈不上好还是不好,就只是一个练手的过渡期。我在八月份的时候开始做的真题,是从1991年开始做的吧,也算是那2000年之前的当练手,毕竟他比市面上的资料靠谱。先是做一遍,看一下正确率,然后带着看一下错误选项的原因。然后一直做到了2002年。然后就是倒回去做第二遍。我的过程是这样的,一句句翻译,自己现在原文上面可是大略的写一下意思,然后对照标准翻译,在订正。这个过程其实挺耗时间的,但是有它的好处。在才开始翻译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句序什么的甚为痛苦,可是静下心来,翻个几年,你将会有大收获。还能练翻译,就不需要特地挪时间练翻译了。我在把1992-2002翻了一遍之后,再去做2003-2008,过程和上面一样,可是明显在翻译的时候容易多了,特别是到2005年之后,几乎不用怎么多写,只需要把一些长难句写粗来,而且翻译的正确率上去了,做阅读看答案也好理解多了。我是特地留了最后三年没做,想要最后一个月测评的。这一遍做完,你会发现第一遍做的答案自己完全没有印象,所以放心大胆的做真题吧。在第二遍的时候,还有一个大任务就是分析题目,正确选项为什么正确,错误选项为什么错误,是什么错误。同时也要分析文章结构,分几段,每一段主要讲什么。这一遍做完后,就开始做第三遍,文章大略看一下就很容易有框架了,继续做。其实,要是认认真真每天进行这些工作,在加上背单词,其实做完这些的时候时间不是很多了。所以早点做真题是没有关系的!最后一遍我就是读真题,大声读粗来,一边读一边想着文章结构,就会有很大的阅读的感觉。最后一点就是,在最后一个多月主攻作文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放掉阅读,因为那个时候怎么的怎么的对真题也比较熟了,再不济每天也得读个一两年的真题。我的这个准备过程是比较耗费心力且短期没什么华丽提升的,但是从身边同学和我的准备和最后分数来看,还是有点效果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与文学基础”,这是一个涵盖广泛且深度丰富的科目。它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学基础知识,还要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深入的理解。我在复习时,特别重视对汉语的历史演变、语法结构、词汇变迁的研究,这些都离不开对古籍文献的阅读和理解。中国古代诗词、小说、戏曲等各类文学形式的代表作品,也是必须熟读并能进行深度分析的内容。我建议每天设定一定时间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并尝试自己解读,这将有助于提升文学鉴赏力。
“语言与文学理论”则更注重理论体系和批判性思考。这个科目涵盖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文学批评理论等内容,需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框架,并能运用到实际文本解析中。我推荐大家系统地学习并理解各个时期的语言学派别和主要理论,比如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也要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在文学理论部分,不仅要理解理论本身,更要学会用理论去解读文学作品,形成自有的观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坚持每日精读,无论是汉语基础还是文学理论,都需凭大量的阅读来积累知识。我也会定期做笔记,整理知识点,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在复习时快速找到关键信息。我还经常参加学术讨论,凭与他人的交流,拓宽视野,深化理解。
我认为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凭模拟考试,你熟悉考试的节奏,了解出题的风格,找出自有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反复练习真题,帮助你更好地适应考试的难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