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活动有哪些(乞巧节的民间美术因素)

学校美育是指按照学校的教育目标,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活动。它的任务在于传授美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内容涵盖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实施途径包括通过音乐、美术、美学和文学(尤其是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等学科的教学及其相关的课外活动,以及其他各学科教学和各类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鉴赏与创造美的行为,还有教师的示范作用、良好的校风以及美丽的校园环境等,这些都贯穿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中。
农历七月初七晚上,通常称为“七夕”,又被称为“女儿节”或“少女节”。这一天据传是分隔在“天河”两岸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
在过去,七夕的主要民间活动是乞巧,即祈求从织女那里获得灵巧双手之意。乞巧文化起源于西汉水流域,是秦人的传统习俗,它是一种融合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和劳动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