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11月份:教材第三遍或者看肖老师的那本浓缩版教材。这个时候只看重点就好了,1000题第二遍,全部做,因为之前做对的题肯定有靠猜测的,这一遍是为了排查。时政差不多出了,每天安排时间看。 12月份:半个月的时间把1000题中的错题做一遍,同时回归教材,八套题每天一套,争取吃透,尤其是选择每一套都很重要,八套题的大题可以不看。真题中除了最后几道选择是纯考时政的,其他题目也会有所涉及。下半月20天20题和最后四套题差不多出了,背就行,不论大题还是选择,背的越熟越好。是的,只有这个阶段才要求背诵,所以一定要竭尽全力,一直背到考前就好了。
考研数学方面:
初次接触考研真题,我按照年度顺序从2000年至2017年逐步攻克,使用的资料为张宇的全套真题解析。第二次则依据主题板块来练习,选择了李永乐的精讲版真题集。对于清晰易懂的题目,我会毫不犹豫地直接标记通过。在备考后期,模拟试题成为了提升能力的关键工具,市场上种类繁多,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去尝试。至于其他相似的模拟题,如李永乐的,可以有所选择地完成。进入到第二个学习阶段,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暑假启动了全书的学习。微积分部分,我选用的是张宇的18讲,由于其重要性和我个人的时间管理问题,我几乎耗尽了一个暑假才完成。随后,在接近新学期之际,我开始研读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对于概率论,我直接采用的是李王的复习全书。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差的同学,不要害怕英语,考研英语没那么难。英语最重要的无疑是单词,重要性就不论述了……我用的英语单词书是绿皮乱序版(很大很厚的那本),乱序的,并且中间有例句和长难句,不至于在背单词的时候太枯燥,结合红皮小本(按照词汇频率排版的那一本,分为高频中频和低频)。我暑假之前的2个月开始背单词,每天只有一个小时左右,暑假2个月每天2个小时学习单词,我基本上是啃那一本绿皮书,每天最少2个小时,每天一到两个单元的单词,中间的长难句和例句也不要放过。背单词要经常复习,而且是背了忘,忘了背,开始算是比较痛苦的,越往后越轻松,因为单词就那么些,要坚持住。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直到考研那天。暑假结束后,我就开始做阅读了,直到入手真题。一天1篇到2篇,不多,但是要求是精读,每个文中不会的单词,我都会查,然后记到本子上。每天还保证了半个小时的单词。这个时候做阅读,不要纠结对错,因为它们的出题思路和真题的差别很大。重点在于读文章,熟悉英文的长难句和语法,并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强化单词11月初入手了真题,也可提前。英语真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需要大量的时间研究真题,尤其是阅读,读懂它的出题思路,有很多弯弯绕绕。很多时候你读懂了文章,就是做不对题,因为你不了解研究生试题的出题思路,多做多读。英语真题至少2遍,阅读部分遍数越多越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学科综合是一门涵盖面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目。它不仅需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如生态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还要掌握环境工程的相关知识,包括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影响评估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我建议从教科书开始,逐章逐节地学习,确保每个概念都能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注重实践应用。环境科学与工程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会定期查阅最新的科研论文,了解前沿的研究动态,并尝试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做题也是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无论是教材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是检验理解程度的好工具。
再者,关注政策法规。环境科学与工程与政策紧密相关,国家的环保政策、法律法规会直接影响研究方向和方法。我每天都会花些时间阅读相关的新闻和政策文件,这对我答题时的理解深度有很大帮助。
构建知识网络也非常重要。环境科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各部分知识相互关联。我习惯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知识点,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更好地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持续学习和自我调整。复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者学习瓶颈,这时要有耐心,多角度寻找解答,参考不同书籍,也教老师或同学。按自有的学习进度和效果,适时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保持好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