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法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法学院法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中山大学法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每天看一两章大纲解析,然后是风中劲草(前两个我经常颠倒顺序),然后去做1000题,对照答案,然后看大纲解析的出处,这样我感觉我自己就记住和理解了大部分,当然还有一些重点题需要好好分析理解的,主要是马原的,毛概也有一些。一开始基础复习不用担心主观题的事情,以选择题的角度考虑知识点就行了。临近考试,我一般都是做一年的真题,然后看后面解释,两相比照,就知道自己哪里没到位了(而且此书有个知识点提纲表格,还不错,有些重难点解析,我看了很多遍),最后是模拟卷的问题,熟知的模拟卷有任汝芬,肖秀荣8套卷和最后的4套卷等,后来我发现任汝芬质量有些低,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放弃了,只买了4套卷,认真做了做。最后临考的时候,狂背卷子上的主观题就对了,今年押中的不少。真心建议,真题很重要,四套卷很好。另外,肖秀荣八套卷,经典!选择题认真做,大题看思路,看熟练即可不用背。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水平并不高。无论你的四六级成绩如何,即使四级未达标也不必沮丧,同样,即使六级分数超过500分,也不应沾沾自喜。我备考时主要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包括真题集和阅读理解150篇。其实仅凭这两本书就已经足够了,但要注意,黄皮书的珍藏版只包含2005年以后的题目,我还是推荐完成早期年份的真题。至于150篇阅读,基础部分足以,进阶部分难度较大。同时,要记住历年真题中出现的生词。词汇量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你能记住多少。起初,我在学习单词的同时做150篇阅读,暑假结束时完成,那时我还未接触真题,后来还是做了两套来适应题型。九月份开学后,我开始专注于真题的阅读和新题型。我会尝试翻译每个句子,不懂的地方会请教老师,老师也会全面解析全文。对于新题型,我会先独立完成,然后查看答案分析,并反复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进入第二轮真题练习时,我转为专注阅读翻译。我直到11月才开始准备写作,特别提示,尽量避免使用完整的模板。因为担心作文,我在考前背诵了一篇110多个词的模板,导致考研时大作文只用了20多分钟,可能分数并未及格。即便如此,提前半小时完成考研英语,准确度仍有待提升。对于写作不擅长的人,构建自己的模板是很重要的。在考试前的二十多天,我开始了第三次真题训练,这次包含了完形填空,阅读A、B部分的答案几乎都能猜到,实际上我是在回顾前两次的解题思路,特别是针对之前做错的题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即使是英语水平较弱的人也应该能顺利过线。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学基础是法律学习的基石,它包括了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基本法律体系的理解。在这个阶段,你需把握各个部门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程序。民法主要关注物权、债权、人格权等内容,理解其权利义务关系;刑法则要理解犯罪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掌握刑罚种类和适用;诉讼法则需熟悉三大诉讼程序,明确诉讼权利和义务。学习时,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宪法与行政法学专题是对国家权力结构、公民权利以及行政行为的深入探讨。宪法部分,你要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政治体制,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行政法部分,重点关注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行政救济途径。这个科目的学习,需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尤其是最高法院的判例,以便理解法律的实际运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法律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每天分配一定时间给每个科目,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定期自我测试,如做模拟题,能有效检查学习效果。遇到难题,别害怕寻求帮助,找导师或同学一起讨论,甚至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这都能拓宽视野,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