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东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这门时效性极强的学科,不必像学习英语那样提前很长时间投入大量精力,因为后期会有老师归纳总结各种类型的主观题,例如考研必备的“肖四”、“蒋五”等资料。重点在于选择题,它实际上是最能决定分数差异的部分,因此其权重很高,同时也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区域,特别是多项选择题,它的分值相当于一道完整的主观题。因此,考生应始终注重政治选择题的训练。必须多加练习。我个人在选择题方面做得还算可以,初期我主要用1000题进行训练,做完后对照答案,我会将正确答案标注在书上,然后反复查阅。有人建议1000题要做几遍,但我只做了一次,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整理错误题目,确保彻底理解错题。十月份开始,我转做肖八的选择题,同样地,只是专注于选择题部分,同样的策略是做好题目分析和整理。后来购买的肖四、蒋五、任四等预测卷,在做这些试卷时,切勿盲目,首先要设定时间限制,比如20分钟内完成。接着,整理每套试题中相似的题目(尤其是时事政治部分),同时在记忆大题的同时也要回顾做过的这些选择题。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的复习,我复习全书看了好多遍,暑假的时候也刷了张宇的36讲,做了相应的笔记。数学这个东西参加过高考的同学都应该知道,没有一定的题量是不行的,教材只告诉了知识点,题型什么的很灵活,所以需要做大量的题目来练手。就拿我来说吧,复习全书的练习册我是做完了的,书上的例题也是做了很多遍,汤家风的1800题的基础部分我也做了好几遍,这本书倒是挺好的,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可以通过做题来强化记忆,例题之间联系很大,答案也很详细。暑假的时候我又买了本张宇1000题,我想说的是有点难,暑假的时候张宇1000题应该做了2遍左右,做完这个基本上就到9月份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历年真题了,最好买那种试卷版的真题,按照标准时间自己模拟一下,真题里面很多题目还是很基础的,有时候都感觉这题目自己能考满分,真题做了之后注意总结,你会发现常考的有哪些题目,有哪些常考知识点,还是有挺多借鉴意义的,做完几遍之后就可以准备做一点模拟题了,比如汤加风的8套卷,张宇的4,8套卷就有点难了,有点打击人,还做了合工大的八套卷,有人说曾经押到过题,可以试试。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历年真题。主要做完型和阅读部分,每天的量不在多,关键是熟悉真题的感觉以及保持做题的状态。做完1997-去年的真题时间大约已经到了12月上旬,剩下的半个月中我做了一些模拟题,模拟题不要在乎对错,关键是保持手感,避免生疏。真题作文我没有全部都写,写了几篇有代表性的题目。作文的书写我有高中时候练习的手写印刷体,因此没有专门练习书写,书写不太好的同学可以买字帖练习一下,英文书写很好练,提高是立竿见影的。关于单词,我没有使用单词书,我准备过托福考试,曾经按照《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法集中突击过托福单词,因此考研期间只是每天坚持使用扇贝单词保持对于单词的熟悉,每天的量为500。背单词我只有一句话:一次大量,多次反复。对于单词始终背的不好的同学,我强烈推荐看一下《17天搞定GRE单词》这本书并按照书中的方法操作。单词量的多寡与阅读的速度和正确率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的核心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在热力学部分,理解并掌握状态函数如内能、焓、熵、自由能等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至关重要。特别是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它是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关键。动力学部分则要深入理解速率常数、反应级数、Arrhenius方程等,它们是预测化学反应速度的基础。至于统计力学,它提供了微观视角解释宏观现象的方法,比如分子运动论对理想气体行为的解释。量子力学是理解原子结构和分子键合的基石,薛定谔方程的解是理解这一领域的钥匙。
学习物理化学,除了理论知识,实验技能也不可忽视。实验室操作如测量、数据分析等能力需不断锻炼,因这些将帮助你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是物理化学学习的关键,这就需凭大量习题和案例分析来提升。
在复习策略上,我认为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非常重要。每一章结束后,尝试自己画出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定期回顾和做题也必不可少,这帮助巩固记忆,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对难点,寻找相关实例进行深度解析,或者与同学讨论,共同探究。
再者,利用好教材和参考资料也很重要。例如,《物理化学》(傅献彩版)是一本经典的教科书,其中的例题和习题都值得反复研读。网上有许多优秀的教程和讲解视频,如MIT开放课程等,都作为补充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