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哲学院哲学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每天看一两章大纲解析,然后是风中劲草(前两个我经常颠倒顺序),然后去做1000题,对照答案,然后看大纲解析的出处,这样我感觉我自己就记住和理解了大部分,当然还有一些重点题需要好好分析理解的,主要是马原的,毛概也有一些。一开始基础复习不用担心主观题的事情,以选择题的角度考虑知识点就行了。临近考试,我一般都是做一年的真题,然后看后面解释,两相比照,就知道自己哪里没到位了(而且此书有个知识点提纲表格,还不错,有些重难点解析,我看了很多遍),最后是模拟卷的问题,熟知的模拟卷有任汝芬,肖秀荣8套卷和最后的4套卷等,后来我发现任汝芬质量有些低,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放弃了,只买了4套卷,认真做了做。最后临考的时候,狂背卷子上的主观题就对了,今年押中的不少。真心建议,真题很重要,四套卷很好。另外,肖秀荣八套卷,经典!选择题认真做,大题看思路,看熟练即可不用背。
考研数学方面:
大一学的高数真的基本全部忘光,所以重新买了同济和浙大的数学教材重新开始学习,看完一节做一节的习题,因为大三专业课很多,所以留给考研复习的时间真的特别少,所以没能自己独立做课后题,都是直接看着答案做的,可想而知看了一遍教材之后掌握的并不是特别好,之后开始做复习全书,备受打击,自己基本不能完整的做出一道题,所以直接开始重头学习,进度虽然会比自己走马观花的看书慢一点但是会有很大提高,锻炼解题能力。就这样跟着老师一边上课自己一边做全书,发现已经少有不会的题了,也就一章最多三四道的样子。在这里我要明确一下,并不是看的遍数越多掌握的就越好,只有自己面对问题能够有思路,能独立解决才是最好的,我虽然没有看很多遍,但是每一遍的质量都很高,配合用的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有买了一套空白的真题卷子用来做第二遍,期间做了一些模拟题,比如合工大五套卷等等。。。提醒大家看全书和辅导讲义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笔记总结,这样以便于后期做真题的时候翻阅。
考研英语方面:
此外,针对写作效率的提升,你需要训练自己对时间的感知,以此增强在同一时间段内能撰写更长内容的能力。为此,持续练习是关键,其他因素暂且不论。无论你选择一周写一篇还是十篇,每次书写时都应确保环境安静,全神贯注。起初,可以使用手表记录三至四次完成写作所需的时间,以了解自己的平均用时,比如假设是35分钟。接下来,设定一个30分钟的闹钟,让你的大脑保持警觉。渐渐地,你会适应在闹钟响起时完成任务,这将明显加快你的写作速度。就这样逐步减少限定的时间,速度的提高将成为一种习惯,事情就会变得容易许多。至少在写作技巧尚未进步的情况下,提升速度是一个明显的改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哲学,重点在于理解和把握其核心观念和思想体系。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再到近代新儒学,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哲学主题。学习时,不仅要具体的观点,更要理解这些观点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演变脉络。例如,孔子的仁爱之道,老子的道法自然,都是需深度思考和解读的内容。
西方哲学的学习则注重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的尼采、海德格尔,他们的哲学观念往往有强烈的个体性和时代性。阅读原著,理解其论述方式,尝试用他们的视角去分析问题,这是提升理解力的关键。对比不同哲学家的观点,能帮助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必修的基础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需深入研读《资本论》等经典著作,结合中国的实际应用,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将使哲学思考更加现实和深刻。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广泛阅读,包括教材、专著、论文等,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学术观点。其次是深度思考,对每个概念、理论都要有独立的见解和反思。再者,定期做笔记和整理知识框架,帮助巩固记忆,梳理思路。讨论和交流也非常重要,与同学、老师探讨,甚至参加一些哲学沙龙,凭他人的观点激发自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