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构建基础知识,因此需要一份教材。大纲解析,又称“红宝书”,是最官方且全面的选择,但它的紧密排版可能让人望而生畏,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选择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点精讲精练》,这本大约六百页的书,计划在一个月内读完。首要任务是理解知识的整体框架,对考试内容有个大致的认识;其次,要锻炼辨别能力,能区分哪些是关键点,哪些不是。最基本的,是要专心致志地通读书籍。由于我在早期没有开始复习,主要依赖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和命题人讲解的真实试题集。我专注于做1000题的选择题部分,一旦遇到很多错误,就能迅速查阅《知识点精讲精练》来解决问题。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结束后开始上阶段扫尾,之后做模拟题和真题,超越5套,张宇8+4,400题5套,李永乐6+2,真题04到19年穿插完成,基本每天一套。11月中旬后,老师会每周先约好完成哪些套题,对我的督促力也是极大的,懒就要抱大腿。主要就是因为每刷完一套,会回顾两遍以上,仔细看每个题型,我是光顾着做题嗨了,到考场上我是一个也没看出来。虽然有两三道大题题型在模拟卷上都出现过。然后又开始了第二遍李永乐,中间回了一次家待了有半个月左右,用了两个月,实际复习时间为一个半月吧;然后李永乐第三遍,用了一个月;然后李永乐第四遍,主要是把之前每轮的错题看了一遍,用了半个月;12月下旬开始真题,一天一套。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完全靠积累。没有一定的单词量看考研阅读是很痛苦的事情。真题随便选一本就可以,前辈们都很推荐丁晓钟,不过我认为英语还是主要靠个人,文章能看懂了那些连篇累牍的讲解事实上有些多余(个人意见,求轻喷)。把真题吃透基本上考研英语也就没有什么难的了(友情提示:英语一阅读选项分布有规律,而英语二阅读选项分布不一定有规律!或者说部分花卷不一定有规律!今年我做完阅读后发现选项和规律不一致,硬生生的把3个正确答案改错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地质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科学,“普通地质学”则是其基础部分,它涵盖了地壳构成、岩石分类、地质年代、地层系统、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等多个方面。你需对这些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因它们构成了后续学习的基础。
掌握岩石和矿物的识别是非常实用的技能。你需熟悉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特征,以及各种常见矿物的形态、颜色、硬度等特性。这对理解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质现象有直接的帮助。
再者,对地质构造的理解也不能忽视。褶皱、断层、节理等构造现象的理解需结合实例进行,凭绘制和分析地质图,你更好地理解地表形态与地下构造的关系。
地质历史的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你需了解地球的分期和主要事件,比如重要的生物演化阶段,以及古地理、古气候的变化等。这不仅需记忆,更需理解和逻辑推理。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采用“读-记-练”的模式。阅读教材是获取知识的第一步,笔记则能帮助你整理思绪,提炼关键点。练习题则是检验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的有效工具。利用模型、图表等视觉工具辅助学习,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复杂的地质现象。
在复习过程中,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你尝试自己设计小测验或者解答过去的真题,这样既能巩固记忆,也能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