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山东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实际上,我认为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个科目中,政治是最不必过于忧虑的一项。考研政治的核心是对公民教育和爱国精神的考察,这一点我们应该明确。我在十月份启动政治复习,初期主要是梳理知识脉络,大致浏览相关资料,直到十二月之前,无需过分专注于简答题的准备,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其他科目。接近考试的一个月,我会购买诸如序列三、序列四等参考资料,同时添置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预测卷和八套冲刺卷。重点在于选择题部分,今年的考试中确实有几道题目与这些资料中的选题相似。我建议考生们将更多时间投入到选择题上,我自己大约是在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才开始专门练习分析题。
考研数学方面:
考虑到模拟测试的时间尚充裕,我决定重温18讲、线性代数辅导书以及概率论的9讲,并再次梳理历年真题,集中攻克之前的难题。尽管如此,有些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于是我对它们进行了特别的关注。在数学学习方面,我想极力推荐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和概率论9讲,以及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我从五月起就开始研读课本并做练习,遵循的顺序是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和概率论。线性代数相对较易,有助于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一来,后续学习高等数学和概率论时就能感到稍微轻松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参考资料,你可以选择《恋练有词》来攻破词汇,《黄皮真题》用于实战演练,再加上王江涛的《高分英语写作》提升写作能力。学习英语的核心是词汇与真题。我从七月份启动考研复习就开始每日早晨用半小时背单词。起初,我会全面记忆每个单词,然后剔除已熟悉的词汇,对高频词汇用荧光笔标记。接下来的阶段,我专注于高频词及剩余的新词,最后集中精力只记高频词。关键在于反复记忆,不必强记每一个单词的所有含义,掌握两到三种不同词性的释义足矣。
至于真题部分,我总共做了三轮。初次尝试时错误颇多,一是词汇陌生,二是缺乏解题技巧,也许那时七八月的我还未完全适应考研的状态,有些心浮气躁。但初试失败没关系,重要的是仔细研究答案解析,理解自己因哪些句子或单词不懂而做错,同时记录这些单词,学习如何剖析长难句。第一次接触解析时务必专心,这能帮你摸索出解题策略。随着词汇量的增长,第二轮和第三轮做起题来就会得心应手得多。
至于作文,王江涛老师的高分英语课程十分有效。结合模板,个人表达,以及整洁的卷面和工整的字迹,你的英语作文基本上就不会拖后腿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包括了晶体结构、相图、材料性能、制备工艺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因它们构成了整个材料科学的基石。对晶体结构的学习,重点在于理解晶格类型、晶胞参数计算以及衍射原理,这些都是解析实验数据的基础。对相图,要深入理解各个相界线的意义及移动规律,这对预测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很有帮助。
材料性能部分,主要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这部分需结合实际例子去深入理解各种性能指标的含义和测量方法,例如杨氏模量、熔点、电导率等。了解影响这些性能的因素,如杂质、温度、压力等,有助于从微观角度理解材料的行为。
再者,制备工艺的学习不应被忽视。不同的制备方法会直接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从改变其宏观性能。例如,粉末冶金、热处理、化学气相沉积等,每个过程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应用领域,理解这些将使你能够更全面地看待材料科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有效的。阅读教科书是必要的,但仅仅依赖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凭做实验、分析数据,你更直观地理解材料的性质。参加讨论组或研讨会,与同学和导师交流,能深化理解,激发新的思考。定期复习和做题也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
保持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关注也很重要,期刊论文、科技新闻都是获取新知的好途径。材料科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