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古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考古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古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高中是文科生,所以政治上有一定基础,所以从9月底才开始复习。政治主要包括五部分,马原、毛概、近代史、思修、形势政策。书买了大纲、风中劲草、1000题、考点预测、8套卷、4套卷、肖秀荣形势政策、(米鹏三套卷、20天20题、任汝芬4套卷),大纲看了两遍,基本看了一个月。后期换了风中劲草。风中劲草全书读了3遍,最后看了自己画的重点1遍,一直看到考试前。然后这其中,穿插着做了2遍1000题。就我个人的经验,这种应付选择的题目,一定要多重复。细细的看,重复的次数少,我觉得效果不好,毕竟挺枯燥的东西,到头来可能没留下多少印象,我看书的时候就强迫自己拿着笔画考点,很提神。然后1000题,我的处理方式是先把正确答案抄上去,只看正确的选项,然后看答案解析,看错误的选项哪里错的。政治这个科目,永远看对的东西,不看错的东西,这样你在考试的时候潜意识里对的东西就多,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形势政策最后一个月看肖秀荣的热点时事就好了。政治我的观点是选择非常关键,如果你选择做的好,能拿到40分,大题拿个平均分,就妥妥上70分了。选择多看风中劲草很有用,尤其要关注时事与毛概的结合。大题拿到30分应该比较容易,毕竟有押题四套卷,就算是没见过,自己用政治素养也应该能编出一些。今年主观题基本全是四套卷上的,所以4套卷一定要好好背,最后我留了15天,4套卷和米鹏的押题背了3遍,如果要背多个押题的时候,还是要把肖秀荣的4套卷放在第一优先级上。另外字一定要好好写,学习累了可以练练字,我感觉我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了。然后考试的时候写快一点,能多写多写,说不定,你多写的一句就有一分,说不定就这一分就能改变考研的结果呢。当然靠谱的优先写,也要注意考试时间的把握。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最好是背一遍单词,红宝书或者恋恋有词,但是背单词千万不要慢吞吞的,我见过很多,每天一上午就只拿个红宝书背的,这种肯定考不上--背单词讲究效率,其实我觉得,考研单词虽然多,但是你只要能做到看到它有个大概的印象知道是什么意思就ok,不用非得每个单词都能准确拼写出(写作常用的词还是得会准确拼写的)。根据考研经验,背一遍单词其实后来真不一定会记得多少,但是这样会心里更有底气一些,安心一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考古学的历史部分,需对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考古发现及其背景有深入理解。从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殷墟,从欧洲的青铜时代到美洲的玛雅文明,这些都需凭阅读大量文献,构建起一个全面的时间线和空间框架。了解各个时期的特色文化和技术水平,帮助理解和分析考古遗物。
科技在考古中的应用是考试的重点之一。现代考古不再仅仅是挖掘和辨认遗物,是利用放射性碳测年、DNA分析、遥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的遗址保护和研究。这部分需有一定的理科基础,理解并掌握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式。
再者,理论与方法论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考古学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积,更是一种解释过去的方式。比如过程考古学、后过程考古学、物质文化研究等理论,要求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考,能对考古现象提出自有的见解。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的考核点。参加实地考察,动手处理文物,撰写研究报告,这些都是考古学综合中可能涉及的实际问题。除了课堂学习,积极参与实习项目,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也是非常关键的。
学习考古学综合,需广泛阅读,深度思考,不断实践。我建议定期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读新的考古发现。保持对新知的好奇心,关注考古界的最新动态,这样能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