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免疫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免疫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中国科学院免疫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复习材料就是肖全套,从知识点精讲精练,到一千题,再到最后的肖四。教材的选择其实都差不多(个人感觉),根据个人喜好来就行。九月份开始慢慢的看精讲精练,厚厚的一本,从头到尾过一遍。我过的很慢,开始做一千题的时候我还在看精讲精练(我最大的缺点就是懒)。基本功内容过后,等考试大纲出来可以买大纲解析看一下,之后还有风中劲草,知识点背诵版,我都买了,但都看的不精。建议大家买几本看好就行,不要贪多。考研前冲刺阶段除了肖四,我还买了蒋五。其它的没看。选择部分就靠基础功,基础扎实得分就高。分析题,要善于用知识点同材料结合,有很多同学在考试答题时只答知识点,忘了结合材料,这样得分是会很低的。平时复习一千题过程中的分析题要善于动脑,掌握思路就好,不需要动笔写。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英语,我必须坦白,我以前的英语水平相当有限,连续四年尝试四级考试都没能通过,你应该能想象那个程度。这或许也能给其他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一些鼓舞。从三月起,我为自己设定了目标,实际上直到五月底,我还在专注于背单词,每天大约160个,早晨提前一小时起床,晚上再复习一遍。同时,我用张剑的黄皮书练习阅读,尽管错误率很高,但我仍坚持每天一篇,以保持语感。(顺便说一句,那时我还要应付四级考试和满满的校内课程,所以我尽可能地逃避那些非必要的课堂。)记住,学习英语需要毅力,临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五月中旬,我开始做历年真题,主要集中于阅读理解,先从1997年至2004年的题目做起,这样到七月份左右,我就完成了第一轮英语复习。由于基础较弱,学习过程十分艰难。但幸运的是,七月份四级的成绩显示我没有白白努力,同时也顺利通过了四级。暑假之后,虽然仍然背单词,但所需时间明显减少,记忆也变得容易些,加上做阅读时积累的新词汇,看考研文章时感觉更明白了。在此分享一个小建议,当你做真题时,不妨准备一本笔记本,记下生词和优美的句子。这不仅能帮你掌握考研所需的5000多个高频词汇,还能为翻译和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这时你可以开始做2005年至2013年的真题,如果你的精力允许,还可以增加训练量。我坚持每天一篇阅读,自己解析,自己翻译。做真题一定要亲自动手,不能偷懒,并且要反复做,即使你知道答案,实际操作的感觉是不同的。一直持续到考研结束。(另外,得益于考研英语的持续努力,我甚至在下半年的六级考试中裸考过关了。虽然四六级和考研英语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仍有共通之处。不过,考研英语始终应是你的首要任务。)这些都是我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采取的方法,因为我的英语真的很一般。如果你的英语基础较好,这部分内容可能并不适用,但或许能为那些基础较差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是一门深入研究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如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合成等基础生理过程。理解酶的作用机制和代谢途径也至关重要。分子层面的理解需大量阅读文献,凭实例来深化理解。我建议定期进行知识点梳理,构建思维导图,以便于记忆和复习。
微生物学则涵盖了从单细胞微生物到复杂菌群的各种主题。我主要关注了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分类、生长规律,特别是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这对免疫学的研究尤为重要。实践部分,如培养技术、菌种鉴定等操作要反复练习,理论结合实际真正掌握。我还利用网络资源,比如在线课程和实验视频,来补充课堂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是最有效的策略。对复杂的生物系统和过程,理解其背后的原理比单纯步骤更为重要。做题和讨论也是提升的关键,凭解决实际问题,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我经常参加学习小组,共同讨论难题,这样的互动式学习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持续的学习和兴趣是推动我前进的动力。我会定期关注学科前沿,阅读最新的科研论文,这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我对这两个科目保持了持久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