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电气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油新能源学院电气工程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电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我完成了1000题的全套练习,接着入手了一本《风中劲草》来研读。这本书对于处理小题目特别有效,我反反复复读了三遍以上。结合1000题,这对提高政治选择题的水平帮助巨大,显著提升了我的表现。仅做一次1000题并不足够,需要重复三次以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搭配《风中劲草》持续复习,成效显著。经过九月和十月的努力,我对政治选择题的掌握已相当稳固。
进入十一月,我开始接触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大致浏览一遍,并完成相应的配套习题,建立起基本的认知。接下来,我做了过去十年的政治真题选择题,两次重做以适应真题的风格。实际上,政治真正意义上的记忆工作是从十二月初的最后一个月开始的,那时各类冲刺卷如肖八、肖四以及任汝芬的试卷纷纷登场。我完成了所有选择题,同时将肖八的大题过一遍,而任汝芬和肖四的大题则作为重点背诵对象。
十二月成为了全力背诵的时期,这时其他科目的学习状态已基本固定,提升空间有限,而记忆力的训练正当时。我每天投入四个小时背诵政治,同样四个小时用于专业课的背诵,英语则维持着阅读词汇的记忆。
考研数学方面:
首度复习高等数学时,我推荐使用经典的李正元版《复习全书》(粉皮本),对于线性代数,则选用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阅读的同时同步解决习题,坚持独立思考,即使查看答案后,也会重新独立计算以巩固理解,绝不依赖捷径。我还习惯在书旁标注解题步骤和关键点。如果可能,这两本书最好能通读两遍。我每天平均投入约5小时于数学学习。然而,一轮过后,早期内容难免有所遗忘,所以在第二轮,我侧重通过练习题来唤醒记忆,提高技能,选择了660题,并在做题前梳理章节知识点,这有助于深化基础概念的领会。
进入后期的一个月,我每天上午专门做一套数学试题,交替使用真题和模拟题以适应不同的出题风格。熟悉真题能有效掌握常考重点,但难以覆盖所有知识点,这时,模拟题的预测功能就显得重要。我挑选了张宇八套卷和合工大预测卷中的10套来做,其中涉及的差分方程题目,在之前的预测题中已多次练习,因此答题时非常流畅。级数部分我一直存在短板,却心存侥幸未加弥补,导致考试时遇到相关大题只能凭空想象,颇为艰难。到了复习后期,真题得分稳定在135分以上,模拟题则保持在120分左右。
面对遗忘的内容,我会抽出时间专项复习。做模拟卷时遭遇挫折是常态,我通常每隔几天的综合训练后,会用一天来填补知识空白。如果时间更充裕,我会增加更多模拟题的练习,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的熟练程度还需提高。总的来说,考研准备应尽早开始,而非拖延。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一定不要每天就拿着单词死记硬背,这样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是很好,我的经验来说就是多做阅读,多做总结,做笔记,在阅读中背单词,而且要不断重复,加强记忆。做笔记时要按照历年真题的顺序进行总结,善于运用多种颜色的重点笔,将常考词汇及词组突出,我当时真题是做了两遍。两个作文一定要重视,这是整张试卷中最容易得分的部分,考前一个月就要开始练习,争取答题时做到得心应手,不要浪费时间。推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制定各项背诵计划(不局限于英语,专业课政治都可以应用),可以通过绘制表格等方式,按照日期记录复习。我一般是每天复习完毕然后再开始新任务,这样能够保证记忆的持久性,早期看的到考试也不会忘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电路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控制设备组成的电流流动路径。要明白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关系,特别是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这是分析简单电路的关键。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如何计算电能的消耗,也是基础中的基础。
深入理解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的核心。基尔霍夫的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工具。要熟练运用这两条定律,不仅需记忆,更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深化理解。
再者,掌握电路定理如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等,这些定理帮助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易于求解的形式。尤其是对非线性电路,运用这些定理能够使快速找到解决方案。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最有效的。一方面,需阅读教材,理解并基本概念和定理;另一方面,要多做题目,凭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我通常会先自己尝试解题,再对照答案检查,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
使用电路模拟软件如Multisim进行虚拟实验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它能直观地展示电路的工作状态,帮助更好地理解电流的流动和电压的变化。
团队学习也很重要。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既能互相激发思维,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的理解角度不同,从他人的思考中往往能得到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