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算是我投入最少但是结果还不错的科目了,我是从9月份开学正式开始复习政治的,看精讲精练,配合着精讲精练做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这会不用急着背,反正过几天也会忘掉,只需要熟悉一下知识点,我是保持1~2天1章的速度,有的章节只需要快速翻一下就好,有的需要重点识记,老师会告诉大家哪些是重点章节的。做完1000题之后可以看一下风中劲草,这上面的知识点比较明确,我后期基本都是在看这本书,八套题出来之后做了一下选择题,看了一下主观题。可以这么说,1000题是用来搞定选择题的,而最后四套题是用来解决主观题的,考前我就只背了最后四套题的主观题。
考研数学方面:
九月起,我回归基础知识,全面复习了教材和复习全书。进入十月,我完成了660题,并重做了暑期训练中遇到的困难与错误题目,以及660题中的错题难题。从十月初开始,我着手历年真题,但并未从头做起,而是从2005年至2016年的试题入手,起初每日一练,后期改为每隔两到三天一套,整个过程大约用了一个月。每个人的进度不同,做题频率可灵活调整,但务必严格把控时间,模拟真实考试环境,答题后认真批改,深入理解错题难题。完成真题后,我转向李永乐的六套冲刺卷和张宇的八套卷,这些卷子难度较大,分数不必过于挂心,关键在于巩固知识和维持手感,非必做项目,真题才是重心。在此期间,我会继续做冲刺卷,同时回顾之前的错题,不断温习660题、真题和模拟卷的错题。十一月以后,我每天投入约四小时在数学上。而八套卷则能让人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唯有正视现状,才能持续进步。
考研英语方面:
可能很多同学会迷信最后两个月背模板,模板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到那个时候各个科目复习那么紧,你真的能保证静下心来好好吸收写作的各种技巧吗?如果真的想做到在考场上,下笔如有神,还是要做好平时的积累,那样不仅是分数的提高,更是英语水平的提高。同时,平时积累过程中要注意相关主题的汇总,了解相关主题所用的词汇,特别要注意一些常用词的同义词积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测绘科学技术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且深奥,主要包括测量学基础、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GIS原理及应用等部分。测量学基础是理解其他内容的基础,包括距离、角度、高度的测定,地形图的阅读与绘制等,这部分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大地测量学则是关于地球形状、大小和重力场的研究,它涉及到GPS定位技术、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等内容。理解地球的物理特性并掌握这些测量方法,能帮助更准确地定位和分析资源分布。
摄影测量与遥感则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来解析地物信息,包括遥感图像的获取、处理、解译等,这部分需较强的图像识别能力和数据分析技能。GIS原理及应用,则是将以上数据整合,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是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重要工具。
对学习这门课,我认为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熟悉公式推导和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多做实验,亲手操作测量仪器,解读遥感图像,使用GIS软件进行实际项目,这样真正掌握知识。
,关注行业前沿也是必要的。测绘科技日新月异,新技术如无人机测绘、激光雷达等不断涌现,需保持学习的热情,紧跟技术发展步伐。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样重要。很多测绘任务需团队协作完成,如何有效沟通、分工合作,也是在学习过程中应提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