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中国科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高中是文科,就没太在意。但是我想提醒一点的是,无论哪个科目,无论你之前的基础是怎样,都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只是每个科目每个阶段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千万不可大意,不能骄躁。必须得适合自己目前的状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比如你是理科生,政治不太好,那么你就不要太忽视政治,必须早作准备。 复习过程我政治是一直拖拖拉拉,9月底才开始看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但是红宝书字儿太小,也不知道哪儿是重点,所以越看就越看不下去,最后果断换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那本书。后来的各种书我也主要是以肖秀荣为主。看了知识点讲解之后,做了1000题,但是我觉得1000题也是万变不离课本,所以做1000题的时候最好要认真。考试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因为课本上出现的简单的知识点而丢分。由于专业课,我的政治复习也一直很缓慢。1000题之后,大概就到11月中旬了。之后也就是知识点讲解那本又看了看。最后就是买肖的各种书,《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背各种大题。也买了20天20题背了点。 复习感悟政治是投入---产出比最大的,也是见效比较快的,但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努力。它意味着即使到最后一刻你都不要放弃任何希望和任何努力,11月和12月是政治复习的好时机,千万不要浪费。所谓得选择者得天下,所以选择题一定要好好琢磨。选择题,哲学最好理解好知识点,出题灵活但不离开知识点,时事政治考前多看看。具体怎么出题,可以看看以往真题,找找感觉。在考试的时候,大题一定要尽量答的多一点。分点作答。理解题意,把你背的跟考试题目联系起来,尽量写满整个试卷。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成绩还算可以,但能拿到那么多分数,说实话我挺惊讶的,可能运气成分占了不少。在英语复习上,主要是记忆单词、做历年真题以及构建自己的作文模版。我记得是从大三寒假开始背单词的,起初用的是扇贝APP,坚持了百来天,后来觉得不合适,就改用红宝书,大概记了十几个单元,然后就持续不断地背诵。暑假时我才开始接触英语真题,我觉得网上的经验分享并不完全适用于我,所以我只专注做阅读部分。一开始错误率高达八九个,渐渐地降到七八个,接着是五六个,再后来就稳定在这个水平,感觉遇到了天花板。然而,随着不断努力,我发现阅读错误减少到三四次,甚至是一两次,不得不感叹老师的教学方法确实有效。维持这种状态后,在考试临近的后期,我会每天做一两篇阅读以保持手感。
解决阅读问题后,距离六级考试还有两周时间,我参加了作文冲刺班(由独峰考研主办),老师提供了许多精彩句子。于是,我开始整理模版,规划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该如何撰写。我总共整理了三个模板,分别针对无形的社会话题的正反面和有形的社会话题。后来考虑到模板过多,我简化为两个,一个用于正面观点,另一个用于负面观点。实际考试中,题目恰好与行动相关,我自创了开头段,其余部分更换了一些词汇,基本上运用了我的模版。
在此期间,我还开始了其他题型的学习。首先是新题型,因为它相对简单,然后才着手处理完形填空部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的心理学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等,它们为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提供了框架。发展心理学的时间轴,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再到成年期的关键发展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和挑战,也是需深入掌握的内容。
对教育心理学部分,需理解学习过程中的动机、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这些知识。了解个体差异,如智力、性别、文化和特殊教育需求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部分,我会建议使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在研究方法上,无论是实验设计、观察法、调查法还是量化和质化分析,都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理解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何时何地使用它们,以及如何解读和报告结果,都是备考的重点。我会推荐参加实验室的工作,或者进行模拟研究,以此提升实际操作技能。
阅读和理解学术文献的能力也不能忽视。你需熟悉APA格式,能够快速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批判性思考研究的局限性和意义。每天预留时间阅读最新的心理学期刊,提高学术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
持续的复习和练习是成功的关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定期自我测试,参与小组讨论,都帮助巩固知识并发现自有的弱点。有效的学习不只是关于记忆,更是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