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十月启动了政治复习,采用的是肖秀荣全系列的教材,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无疑是肖八和肖四。临考之际,务必熟记肖八和肖四的题目,这会对解答大题产生极大帮助。此外,我还购买了风中劲草,但由于感觉其内容与肖秀荣的不太协调,我只是粗略浏览了一下。建议最好选定一位作者的书籍持续学习,因为每位作者的书中都融入了他们独特的见解,熟悉一种思路会有助于你的理解。
考研数学方面:
从7月20日到9月,每天白天基本都给了数学,从10月多开始做张宇真题大全解,因为我觉得真题有30多年,我自己计划是每两天做完一张,一天做题,一天修改,这样做完真题也得两个月,所以分章节强化阶段最好在10月弄完。真题前面有挺多年的和现在的题型格式不一样,做的时间可以安排少一点,后面满分是150卷子的自己就都是按标准时间和打印了标准的答题卡来做和计分的。到12月多一点做完了真题大全解,后面就买了闭关修炼和8套卷,8套卷做的很吃力,所以后面对数学感觉有点慌,四套卷也就没买了,偶尔还会拿出以前做过的历年真题再看看来找点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真心推荐购买张剑的黄皮书系列,它包含三大部分 - 基础辑涵盖97年至04年,经典辑覆盖05年至12年,而精选辑则是13年至19年,预计会更新至20年。首先从基础辑开始,然后过渡到经典辑,依次完成97年至04年及05年至12年的题目。把精选辑保留到复习冲刺阶段。最初,主要专注于阅读理解,随后再涉及其他部分。如果你愿意,也可一开始就完整地做每一套题。当你首次完成所有真题后,如果时间允许,应再做一遍,特别是经典辑的05年至12年部分。确保至少完成两遍真题,这是基本要求。真题极其珍贵,务必充分利用。由于考试在12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下午举行,所以建议将英语练习安排在下午。刚开始做题时,不必急于求快,因为考研英语与四六级的考察重点不同,起初可能需要一小时甚至更久才能完成两篇,一篇文章可能耗费不少时间,甚至一个下午可能无法完成一套试题,初做时错误多也是常态。关键在于深入剖析试卷,不仅是错误的部分。现在分享几点提高作文分数的小贴士:书写工整;无语法错误;条理分明;词汇选择上不要一味追求复杂,要地道自然;避开刻板的模板;句子结构丰富多样;注意同义词替换,避免同一词语频繁出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理解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等基本原理至关重要。我在复习时,特别关注了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模型,如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生产者的生产函数等。市场均衡、垄断、寡头竞争等市场形态的理解也很重要,它们能帮助深入理解市场竞争和效率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则更注重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是核心内容。我建议大家不仅要这些概念,更要学会如何运用它们去解释经济现象。例如,理解IS-LM模型帮助理解利率、货币供应量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AD-AS模型则是研究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关键工具。
除了理论知识,计算题也是经济学综合的重要部分。例如,利润最大化条件、弹性计算、国民收入核算公式等都需熟练掌握。我经常凭做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再者,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应用。我会定期阅读《经济观察报》、《财经》等专业期刊,关注最新的经济动态,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析新闻中的经济现象,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对经济学的理解深度。
我要强调的是,经济学的学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持续积累和思考。课堂上的讲解只是引导,自我研读、讨论和反思才是深化理解的关键。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如Coursera、MIT OpenCourseWare等平台都有丰富的经济学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