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政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中国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选择在大纲发布后开始着手准备政治,我认为这个时间点相当合适,过早开始并不明智,因为政治需要持续学习,否则初期的记忆会逐渐淡化,早期投入的复习时间可能因此浪费。然而,推迟到11月才开始也不理想,那时其他科目复习的压力也会增大,时间会显得格外紧迫。我的策略是,首先通读一遍精讲精练,不做练习,接着第二轮阅读两章精讲精练,并结合对应的1000题进行练习。第三次则是将精讲精练与风中劲草相结合,同时做1000题中标记的部分。我从10月开始关注政治,提前太多并无太大益处,因为它主要依赖短期记忆,而不是深入理解。我选择了任汝芬的序列一作为教材,虽然许多人推崇红宝书的大纲,因其内容全面且权威,但我更倾向于序列一,它的形式更为紧凑,涵盖了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不想花费过多精力的人来说足够使用。而肖秀荣的1000题是必做的经典习题集,我大约做了三遍,首次可能会较慢,但能明确标记错误,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复习。11月期间,我会穿插阅读风中劲草,它是序列一的精华版,对巩固知识很有帮助。进入12月,你会发现时间变得紧张,每天需应对四门科目,于是政治的学习时间也需要增加。此时,除了重温1000题来巩固知识,还需要借助一个法宝来准备主观题,那就是肖秀荣的最后4套题,这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尽管有些人认为其预测准确性不高,但对我来说,背诵这四套题足以应对大题。关键在于,这些题目的答案涵盖的知识点会在考试中派上用场。由于我在高中阶段学的是文科,所以我在政治上的投入相对较少,但成绩还算理想。
考研英语方面:
从八月末起,我开始了英语一的阅读练习,每日投入2至3篇文章,完成之后会对比解析以理解文意,并摘录生词。这样的过程一直持续到十月份,我才终于完成了所有英语一的阅读题目。接着,我转向英语二的阅读部分,由于其题目数量有限,所以我调整为每天两篇,同样遵循解题、核对答案、理解文章、记忆词汇的步骤。错误多并不必过于担忧,关键是要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偶尔会出现一些难以确定答案的题目,不同参考资料可能会给出A或B两种答案,但这类情况非常少见,无需过多纠结。我大约对英语二的真题进行了三次刷题,第三次时模拟考试时间限制,使用答题卡来完整做一套试卷。词汇积累至关重要,但每个人记忆单词的方式各异。我发现使用单词书对我效果一般,于是选择了网上下载的一份无序的单词列表,只有英文单词和中文释义。在遮挡中文释义的情况下浏览单词,标记出“不太熟悉”和“完全陌生”的,然后重点复习这些部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阅读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一主要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哲学部分,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基础,特别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核心概念。对政治经济学,要深入理解资本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理论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至于科学社会主义,要关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及其发展道路。这部分需大量阅读原著,理解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二则侧重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部分的学习,关键在于结合中国的实际,理解这些理论如何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邓小平理论中的改革开放理念,“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深化改革等内容,都需深入研究。
学习这两门科目,我认为有几点尤为重要。阅读原著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式,凭原文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分析现实问题,提升理论素养。再次,持续思考和讨论,不断深化理解,形成自有的见解。定期复习巩固,避免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