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保险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财保险学院保险硕士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学习,我并无太多窍门可言。由于时间紧迫,我从未完整地通读过考试大纲或教材,只是不断刷题。为了给专业课腾出更多时间,我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接触政治,比如在专业课背诵疲倦或英语阅读眼花缭乱时,做一些政治选择题作为短暂的休息。尽管如此,我做选择题时仍常犯错误,通常单选会错五六个,多选能对一半已属不易。但我总是以坚韧的心态面对这些问题,将错误视为暴露弱点的机会,总好过考试时才犯错。由于没时间细看大纲,遇到错题,我就根据题目内容查阅大纲,以此深入理解知识点,这样的复习方法更具实效性。总的来说,正确的题目就一带而过,不确定的就查书找答案,错误的则需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这个自我检测和补充的过程必须亲自动手,不能过分依赖参考答案,仅对答案是远远不够的。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试题颇具挑战性,颇有张宇风格。复习初期,打好基础是关键,要全力以赴地掌握全书中的每一个方法和习题。我选择了张宇的高等数学教程,以及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和全书。每位作者的书籍都有其独特之处,我将李永乐的全书研读了两遍,张宇的高等数学则超过三遍,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同样也读了三次以上。十月份起,我开始做四套历年真题,每次得分通常都在130分以上。接着是张宇的八套卷和李永乐的6+2,难度较高,不需要严格按照三小时的时间限制,遇到难题不必纠结,不懂的话可以直接查看答案。每天我还是会抽出一些时间回顾全书。之后,我尝试了张宇的最后四套题,依旧非常具有挑战性,不过今年的实际考试难度也是如此。接下来,我完成了剩余的真题,并且每套只用了两个小时,因为很多题目我在全书中已做过,分数可能不太准确。这段时间,我会专注于错误题目的整理和笔记的复习。最后,迎来了考试。面对大题时,我感到困惑,许多题目无从下手。因此,减少错误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词汇时,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单词书籍虽样式各异,实质内容却相差无几,毕竟研究生考试要求的词汇量是统一的。我当初选购的是《考研英语词汇》的正序版,后来又与同学互换使用了乱序版,分别进行了背诵。词汇好比英语的基础框架,缺乏足够的词汇积累,阅读理解将难以开展。这个过程确实单调乏味,需要自我毅力来支撑。实际上,你可以提前开始,比如在大三下学期就着手记忆单词。当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词汇后,可以尝试去做一些英语真题,从而初步了解其出题风格。坦白说,我对英语的复习投入是最少的,每天只坚持做两篇阅读并记忆一些单词。虽然我的英语水平并非顶尖,但成绩却让我深刻体验到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道理。准备得越充分,得分的可能性越大。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保险专业基础”涵盖了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保险的概念、性质、功能,以及各种保险类型如人寿保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的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需深入理解,因它是后续所有保险课程的基础。我在学习时,会凭阅读教材和相关研究文献,结合实际案例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保险法规和监管政策也是考试的重点。例如,中国的《保险法》及其修订,银保监会的相关规定,都需熟悉掌握。我会定期查阅最新的政策文件,并尝试将它们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做一些法规分析的练习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再者,风险管理与精算部分不容忽视。这部分涉及到风险评估、保险费率的制定、保险产品的设计等内容,需一定的数学和统计基础。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复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凭模拟计算和案例分析来提升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性是保险学科的一大特点。我会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参加模拟实训或实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参加学术研讨会或者讨论组,也能帮助我拓宽视野,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