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苏大轨道交通学院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苏州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历年政治大纲通常在九月发布,所以在此之前市面上的各类辅导书籍都是基于上一年的大纲编纂的。我个人认为,政治复习无需提前太多,待新大纲公布后着手准备也完全足够。我购买了肖秀荣的加强版套装、大纲解析、风中劲草、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以及最后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肖秀荣的加强版套装中的精讲精练是依照旧大纲解析改编的,它的优点在于版面整洁,重点鲜明,但缺点自然是与最新大纲有所差异。我在复习时主要依赖大纲解析,而精讲精练则用于识别关键内容,并在大纲解析上做好标记。大纲解析必须深入研读,一次是远远不够的,至少需要两次。第一次要仔细阅读,因为很多小细节也可能成为考点。第二次则侧重于重温之前标注的重要部分,同时也要回顾其他内容。风中劲草汇集了重要知识点,能帮助巩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开始时,我会结合大纲解析的一章来完成肖秀荣的1000题,这样一遍下来,题目也就全部做完了,将不清楚或错误的部分标出。第二遍时,再重做之前错误的题目。有人会选择背诵风中劲草,我只浏览了两遍。至于最后阶段的背诵,我选择了最后四套卷,这里要特别强调,最后四套卷必须要背熟!因为真的会出现类似原题的考点。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看最后八套卷的大题,其中一道竟然是原题(说到这儿心都在痛)。所以,虽然不必一字一句地背诵最后八套卷的大题,但一定要过目!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不要忽略其中任何一科,线代和概率这两年越来越重要,不好好学不见得都能拿分。我想说,基础一般的最好早点报班,最好是报一对一授课,不用看什么视频课,真的没有太大用还耽误时间。第二,一定的题量是必要的,但做题不在多在精,因为题是做不完的,做过的题,效果不好可以反复做,要搞懂。第三,真题真的要早点做,不要管别人,十月中旬差不多就开始做吧,至少两遍,晚了后期会很匆忙。真题一般比较简单,不用留几套模拟,全做完得了,越近的真题越要好好总结。第四,数学题感太重要了,一直到考研的前一天都要做题,练手感。后期要做的就是练题感,保持题感。张宇出了四套卷八套卷就做,李永乐6+2也做,可以多见见题型,模拟题比较难,也能练练心态。十二月,看基础笔记,背公式,做模拟题保持手感。第五,考场心态真的肥肠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家都知道,如果你阅读看不下去就没办法做题,我当时就是紧张的看不进去题。但好在语感还在,可能完型错的比较多但分值低,最后分数还算好。英语的复习,我认为就是背单词+做真题+看作文。复习的过程中,我和很多同学一样,前期要坚持背单词,我当时是在图书馆借的单词书每天背几页,同时用扇贝单词APP找空闲时间背。单词这个东西反复背多少遍都不嫌多,好习惯要一直坚持。从6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真题要反复做,多做几遍总结问题。我用的是张剑的英语黄皮书,除了真题它的阅读理解80篇和150篇我也买了,但是最后都没有做完。总之考试之前都要保持手感。最后2个月开始看作文,我的作文是把作文分成了9个小部分,按每个部分的套路补充好,最后就能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工程、自动化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涵盖了系统的建模、分析和设计等内容。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动态特性至关重要。这就需对拉普拉斯变换有深入的理解,它是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础工具。要熟练运用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这是判断系统性能好坏的关键。
控制器的设计是自动控制原理的核心部分。PID控制是最常见的控制策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灵活应用是基本要求。对状态空间模型,需熟悉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的设计,以及如何凭极点配置来改善系统性能。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多做实际问题的解析和仿真,如使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机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在考研面试中体现出实力。
对非线性系统和现代控制理论,如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自适应控制和滑模控制等,虽然不是所有院校都会深入考察,但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会增加竞争力。这些高级主题可能需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但能抓住关键点,就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出。
历年真题的研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做题,你了解出题老师的偏好,找出常考的知识点,也能锻炼解题速度和准确度。模拟试题和复习资料只是辅助,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