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文科生,我对政治并未投入过多精力,最终成绩还算过得去。遵循前辈的建议,我选择了几本业界知名的政治辅导书籍,包括教育部大纲解析、风中劲草的核心知识点、肖秀荣的1000题、真题解析、8套卷、时事与政治以及4套卷,还有任汝芬的4套卷。大约在9月20日左右,随着红宝书的发布,我开始了复习之旅,每天阅读两章节,并配合1000题练习。
在9月至11月期间,我专注于选择题训练,真题中的选择部分也进行了演练。完成第一轮学习后,我结合风中劲草的知识点和1000题的错误题目,快速地进行了第二轮复习,因为近年来选择题的趋势更加灵活,常从不起眼的细节中设题,所以我特别注意了每一个知识点。
接下来是肖秀荣的各种模拟题集,包括时事内容,尽管分数不多,但通常较为简单。至于大题,不必过于焦虑,12月份开始集中背诵,主要是掌握答题模板,多背诵就能逐渐掌握答题技巧。个人认为任汝芬的4套卷质量一般,但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非常好,特别是大题,务必全文背诵。20题虽篇幅小巧,同样值得一试。
考试首日,由于太过紧张,我犯下了将正确答案改成错误的愚蠢错误,这让我十分懊悔。对于大题,应清晰列出要点,如果记不清楚,可以适当发挥几句,因为阅卷老师没有太多时间细看每一道题。大家都说政治是一门短期内投入产出比高的学科,多背诵总是有益无害的,所以建议尽早开始政治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在过去的十五天里,我与数学的接触并不多,不过当然也需要保持手感。毕竟数学这门科目,一旦搁置就容易生疏。这段时间内,我重温了复习全书中的错题,并快速回顾了一次真题(结合个人整理的题型)。此外,我还购买了《最后冲刺超越135》,但由于时间紧迫,只完成了考前预测的部分。考试前一天晚上,我还是坚持做了数学练习,因为我明白政治和英语的目标仅仅是达标,要在分数上拉大差距很困难,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数学和专业课程上。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最大的挑战,计划在大三下学期全力以赴地复习词汇,至少过两遍,并且重点研究考研的翻译和阅读部分,因为后期再开始会显得仓促。暑假期间,我打算开始做历年真题,十年的题目就已经足够充实我的练习库了!第一次做题时,应严格按照考试时间限制,除了作文外,完整地做完一套题,然后分析自己的错误所在。第二次,我会尝试将每篇阅读理解翻译成中文,并与参考译文对比,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进步显著。第三次,我会深入探究错误的原因,实际上,考研阅读的迷惑选项有一定的模式,多做就会有心得。此外,保持每日晨读的习惯至关重要,我每天早上都会阅读一个小时,涵盖作文和阅读,晚上还会背诵真题中的阅读理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涉及到系统分析、设计以及优化等多个方面。在理论部分,你需深入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包括稳定性、瞬态响应和稳态误差等基本概念。这些都基于拉普拉斯变换、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分析等工具,所以对这些基础理论的掌握至关重要。我会建议你多做习题,凭实践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控制系统的设计部分,如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需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这部分凭模拟实验来提升,例如使用MATLAB的Simulink进行仿真,这样既能直观感受控制效果,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控制器的参数如何影响系统性能。
再者,了解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空间模型、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等内容也是必要的。这部分较为抽象,但它是深入研究复杂系统控制的基础,对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你尝试阅读一些经典的教材,比如Khalil的《非线性系统》,逐步建立起系统观。
实践操作不能忽视。除了课本上的例题,你还应积极参与实验室的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对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尝试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或者自己动手设计一些小系统,例如基于Arduino或Raspberry Pi的简单控制系统,这会你对控制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要保持持续的学习和思考。自动控制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技术和新理论层出不穷。关注最新的研究动态,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使视野更开阔,也有助于你在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