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资源学院地质学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对待政治复习也不能马虎,不过相对来说较为轻松。可以在暑假期间启动政治复习,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其中的选择题建议至少重复两次,条件允许的话,第三次刷题也会有所帮助。紧接着,继续完成肖秀荣的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这样下来,应对选择题部分应该会比较顺利。至于政治主观题,大约在11月中旬开始背诵即可。此时,市场上会出现各种所谓的最后冲刺卷,比如最后三套卷或终极四套卷等。在这之中,我推荐两本:首先是权威性的肖秀荣四套卷,几乎是每位考研者的必备;其次,任燕翔老师的最后四套卷也值得一看。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七月二十日至九月底,我几乎每天都专注于数学学习。进入十月后,我开始使用张宇的真题全集。考虑到历年真题数量丰富,跨越三十多年,我打算每两天完成一套,一天用于解答,另一天用于修订,预计整个过程将持续两个月左右。因此,我计划在十月份结束之前完成所有章节的强化训练。早期的一些年份真题与当前的题型和格式有所不同,所以我相应地减少了这些部分的练习时间。之后,我转而使用标准的150分试卷,并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要求和答题卡格式进行模拟练习。到了十二月初,我已经完成了真题全集。接着,我购买了闭关修炼和八套模拟卷,但发现八套卷难度颇高,这让我对数学产生了一丝焦虑,所以我没有再买四套卷。为了恢复信心,我会偶尔回顾之前做过的历年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坚持的学习,而且英语的进步并不明显,可能你认真学习了一个月仍然看不到自己的提高,其实这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因为看不到进步就不去学习,英语单科不过线,这也给我们一个警示,一定要重视英语。建议大家下午2-5点复习英语,暑假以前的基础阶段主要是背单词。做96-04年真题阅读,每一篇阅读都要认认真真的去分析,掌握文章中的所有单词、词组,分析每一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每一个句子结构都要弄懂,特别是长难句,最好全文翻译甚至是背诵。前期是打基础阶段,刚接触真题阅读觉得很难正常,错的多正常,做的慢也正常,不要灰心不要失落,学习都有一个过程,慢慢就会好。到了暑假开始进入强化阶段,以近十年真题为主,特别注意最后两三年的真题不要动,留到最后模考,真题数量很有限,一定要珍惜着去做。这个阶段仍然是以真题阅读为主,向上面所说认真分析每一篇文章,最好可以准备一个本子,把生词、词组、长难句记下来,一周复习一遍本子上记下的内容。真题阅读要反复的去做,去琢磨,去研究,至少要做三遍以上,找到出题规律。这个阶段可以开始翻译的单项训练,翻译是有难度的,句子不仅长而且每句话都会有生词,建议大家刚开始要认真细致的分析,把近十年的真题翻译句子好好的弄透。作文部分基础差的同学暑假就可以开始,基础好的可以从九月十月开始,千万不要相信作文模版,认为最后一个月背背模板就行了,这样的作文一定是低分。推荐大家王江涛的《高分写作》这本书,里面有历年的真题和必背范文,我当时是按类,把真题中出现的每类题型的作文都至少背一篇,背诵完默写,修改错误,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考试前,反复的背,背到滚瓜烂熟,脱口而出,后期自己用背过的文章试着写写作文,作文一定要坚持练习,考研作文跑不出那几类题材,考试时把背过的文章灵活套用就好。新题型大家把05年以后的真题反复做,找到规律,特别是代词的考法,不难。完型我没有太认真的准备,因为完型的分不好拿,做完型的时间也很少,能拿个4、5分基本就不会拉分了。最后两个月冲刺阶段仍然是以真题为主,反复的做真题,找到做题规律,12月开始每周六下午进行英语模考,可以用真题,可以用模拟题,这时候重点是学会把握时间,熟练做题顺序,模考很重要,不能缺少。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质学基础涵盖了地质年代、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多个领域。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地质学的骨架,理解和掌握它们至关重要。例如,你需了解地质年代的划分,理解不同地层代表的历史时期,以及如何凭化石来确定地层的年龄。对各种常见矿物和岩石的识别,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形成环境,也是考试的重点。
构造地质学的内容需特别重视。这涉及到板块构造理论、地质构造分析、地质图的阅读等,特别是地震、火山活动、山脉形成等自然现象的地质解释,这些都是地质学基础考试中常出现的题目类型。学习这部分时,尝试用三维空间思考问题,结合实际地貌进行理解,会有很大帮助。
再者,实验和实地考察在地质学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凭对岩石标本的观察和分析,或者参与野外实习,能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地质知识。所以,尽可能多地接触实物,参加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会使学习更加深入。
对地质学基础的学习,我建议采用“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的策略。先从宏观的地质历史和板块构造开始,逐渐深入到具体的矿物、岩石和地质构造。定期复习和整理知识点,制作思维导图,帮助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