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记忆要求直截了当,但领悟却需要深入探索。实际上,“领悟”特指对《马原》这门以哲学为主导的科目的把握,因为它在考试中占有显著的分数比重。为了增进理解,你可以阅读《精讲精练》,参与辅导课程,聆听老师的讲解,并在入睡前与室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世间万物。我想要突出的一点是,对于马原,绘制个人的学习框架极其有用,依据框架来理解和记忆内容(实际上,简答题的答案往往都源于这个框架,你可以通过排除法对照题目,找出最合适的答题要点)。
考研数学方面:
做完第一遍真题的时候我就做了张宇的八套卷,但只做了5套。建议有时间早点开始做真题,但也是在基础都打好的前提下,把真题都弄懂是必须要做到的。之后尽量多做市面上的模拟题,我模拟题只做了张宇八套卷和李永乐6+2,我感觉我做的模拟太少了,奈何我后来没有时间了~
考研英语方面:
关键是,你需要启动阅读练习,但不必一开始就挑战高难度,可以从简单的文章入手。初期的重点不是剖析句型,而是让书本里的单词在文中重现,通过反复对照来加深记忆。何时算是完成这一阶段呢?这是个关键问题。在备考过程中,许多人缺乏明确的目标,有的认为读懂文章就算达成,我要告诉你,这远远不够。你应该设定分步目标,例如,在阅读中遇到单词书60%的词汇并多次复现后,就可以着手解析句子并做更多的阅读练习。对于那些在英语学习中迷茫无措的人,这篇文章或许能为你提供大致的方向,但具体方法还需你自己去探索。我认为达到60%这个目标,大概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许多人在学习时缺乏耐心,易受干扰,根源在于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来打算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在考研的全过程中,习惯至关重要,可能要经历一段时间才会真正领悟。如果有人已有所感悟,我会感到十分欣慰。至于真题的研究,主要关注阅读和新题型这两部分,其余的就不用太费心了。阅读可以先从头开始,有人可能认为新题型难以攻克,那就只能说各有所好了,务必珍惜每个机会。作文的评分标准严格,我们的写作基础薄弱,还会影响整体表现,所以必须加强训练,至少要背诵3-5篇大作文,同时对小作文的各种题材做好充分准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材料科学基础",必须深入理解其四大基础元素:晶体结构、相图、力学性能和热处理。晶体结构的理解是基础中的基础,你需熟悉各种晶系、晶面指数的计算以及晶体缺陷的基本概念。相图的学习则需理解不同成分和温度下材料的相态变化规律,这对预测和控制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力学性能部分,要掌握弹性、塑性、硬度、强度等基本概念,并理解它们背后的微观机制。至于热处理,它是改变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理解各种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是关键。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以下几点:
1. 理解优于记忆:材料科学基础涉及到许多理论和公式,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知识背后的物理意义,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2. 实践结合理论:可能,尝试进行实验室操作,如观察晶体结构、分析相图或实验模拟热处理过程。实践能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3. 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分配一定的时间来复习和预习课程内容,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避免临时抱佛脚。
4. 做好笔记:整理并记录课堂讲解的重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做题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也应记录下来,作为后期复习的重要资料。
5. 交流讨论: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加深理解,也激发新的思考角度。
6. 模拟考试: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验学习效果,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