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河海商学院国际商务硕士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河海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的学习资料主要围绕着肖秀荣的作品展开,包括《1000题》、《讲真题》、《知识点提要》、《冲刺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我没有采用其他教材。在所有科目中,我对政治近80分的成绩最为满意。大约九月初,我启动了复习计划,先看书一章,接着完成对应的《1000题》,再核对答案。初期选择题错误频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多选题让我倍感困扰。完成第一轮后,我又重新购买了一本,重复同样的步骤,这次的错误率显著下降。
十月中旬,我使用肖秀荣的《讲真题》来熟悉历年试题,仅限于选择题部分,大题则浏览答案以启发解题思路。同时,我也购入了红宝书,但由于内容过于庞杂,我只是粗略翻阅。十一月,由于专业课程占据大部分时间,政治学习略有放松,我主要依靠《知识点提要》回顾知识点。进入十二月,我进入了密集记忆阶段,购入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但我发现《知识点提要》更便于使用,所以我主要依据这两本书以及《冲刺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的大题部分进行背诵。此外,我还完成了风中劲草关于形势与政策的选择题,其中有些题目似乎也在考试中出现。这就是大致的复习流程,具体细节可能有些模糊。
考研数学方面:
就这样持续到九月中旬,我完成了660题的练习,并重新梳理了整本书的知识点。之后,我开始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早上8:30到11:30)来演练真题,选用的是张宇的30年考研真题集。由于期间偶尔因学校事务中断,直到十月底我才勉强完成第一轮真题训练。紧接着,我又重温了这30年的真题,从中受益匪浅。此外,我还尝试了合工大历年的模拟试题,但由于感觉难度较大,只做了大约十几套。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应该在这些模拟题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每天都要背,偶尔看看英语文章。单词是基础,不管多忙都要拿出来看看,一直到考研结束那天。这点是研友告诉我的,当时我也没这么认为,但是到11月的时候我才认识到这点,那时就拼命的弥补。今年翻译词汇部分基本都是时事热词,大家可以每天花十分钟关注一下新闻,真的很有用,政治和英语都有用。再者就是往年考过的词汇,可以买一本真题集,里面都有。我是后期才发现这一点,走了很多弯路。今年的篇章翻译总体比较简单,然而我没有做完!!!知道为什么吗?打草稿!我不习惯一遍成型,翻译速度又慢,时间还剩20分钟的时候我还有两大段英译汉没有读,不是没有誊写,是没有读!!!当时真是死的心都有啊,恨不得哭出声来。后来几乎是词对词地译完了中间一段,最后一段译没译完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中间漏掉不少词,意思也差不多是瞎猜。不过最后成绩还是蛮正常的,也有可能是我前面词汇部分做的比较好,大家平时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提高速度,考前测一下自己的翻译速度,翻得慢就不要想着打草稿了,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国际商务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国际贸易理论(如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FDI)以及全球化影响下的经济一体化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国际商务学科的基石,也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工具。在学习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每个理论的核心观点,关注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影响。
关注全球市场动态和政策环境。国际商务不仅仅是一套理论框架,更是一个实时变化的实践领域。了解各国的贸易政策、关税结构、外汇政策、WTO规则等,帮助理解和预测国际市场行为。定期阅读《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权威媒体,提供一手信息,帮助提升对现实问题的理解。
再者,熟悉跨国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战略决策。从产品国际化、市场进入策略到跨文化管理,这些都是国际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凭案例研究,比如星巴克、华为、苹果等知名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来深化理解。
强化定量分析能力。国际商务往往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如成本-收益分析、汇率风险评估等。熟练掌握Excel、SPSS等数据分析工具,并理解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将大大增强分析能力。
语言能力不容忽视。国际商务涉及广泛的跨文化交流,英语作为主要的商务语言,其听说读写的技能都需强化。特别是商务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凭模拟商务报告撰写和商务谈判训练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