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环境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环境科学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周期:8月前花的时间不要太多,主要学习一下马哲和近代史等,9月份就要开始系统的学习了,这时候就是看大纲,刷1000题,我刷了三四遍,命中率还算满意,等到8套卷出来就可以用来做模拟,看看自己的选择题究竟能拿多少分,然后查漏补缺,其中的分析题也可以看看,学习一下答题思路,等4套卷出来(基本已经12月上了),就要认真做模拟,分析题全部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听说今年的数学试题挺有挑战性的,我在复习时主要精力都投入在这方面,最后的效果还算满意。起初,我浏览了一遍教科书,没做课后题目,大约用了一个星期左右,主要是了解整体框架和基础概念。接着,我选择了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来深入学习,刚开始的确感到有些吃力。对于那些纠结于选李正元还是李永乐书籍的朋友,我想说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我个人也翻阅过李永乐的书,他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非常棒,全书与真实考试更为接近,很多解题方法都很实用。我认为最好能在暑假前完成全书的学习,我不太倾向于将学习拖延到假期,毕竟需要休息娱乐嘛。(害羞)实际上,时间绝对绰绰有余!我暑假里玩耍了十天,没碰书本,但剩下的时间我完成了1990年至2000年间的全部数学真题。这段时期的真题质量极高,特别是那些证明题,很有思考价值。
到了八月,我又重温了一遍强化班的教材,这对大家来说仅供参考...参加过辅导班的同学在这个阶段复习教材会有很大收获。九月到十月期间,我坚持做完了2000年至2020年的真题,并做好了修正和笔记。十月中旬起,我每周六都会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平日则专注于刷题。我通常一周能解决一本660题,接着做了张8、张4、李正元400题以及市面上的各种模拟试题。或许与一些人不同,我喜欢每天早上做一套模拟题。就这样持续刷题、改正错误、记笔记、分析错题,期间穿插模拟考试和回顾真题,我觉得自己准备得差不多了。我要提醒大家,不要仅凭完成真题就自认为数学功底扎实。我见过太多同学只做真题,一旦得了130分就觉得数学很强,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觉。近年来的试题相对简单,即使数学基础一般也可能拿到120分以上。然而,今年的数学考试让不少人栽了跟头...所以,希望大家保持谦虚态度!只要保持做题的手感,保证足够的练习量,确保准确性,无论遇到哪种类型的试卷,你都能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听朱伟的恋恋有词,这个特别浪费时间,不过感觉记单词还不错。其实最开始用的红宝书,可是这个效率太低,四个小时一个单元可能都看不完,看完了也就忘了,而且看着看着很容易犯困,后来看周边同学用恋恋有词,感觉它颜值高,比较小不会有压力感就看恋恋有词了,这个阶段英语就是打基础,单词记牢再建高楼才不会塌的。复试是不进行统一的口语测试的,在面试的时候会问你几个专业点的英语问题。但我觉得本科只要学过一些法律英语就足够了。听力是一起考的。推荐大家使用一本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听力。我准备复试的时候就做了这一本书,然后很幸运的是,复试的时候英语听力考到了这本书上的原题!!是的,当时我是开心到蒙,不过题型上面挺全的。听力挺清晰的,试音直接就是用的考题试的。还有就是难度真的不大,也就六级水平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至关重要。你需对地球的生态系统有深入的理解,包括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地壳的基本特征和相互作用。这些都是构建整个环境科学框架的基础。
环境问题的关注点是课程的核心。从全球变暖到污染问题,从资源枯竭到生态破坏,你需能够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理解其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尤其要关注最新的科研进展和技术应用,因这会是考试中的热点。
再者,环境政策和法规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了解国内外的主要环保法律法规,如中国的环境保护法,以及国际上的京都议定书等,能够帮助你理解和评价实际环境问题的处理方式。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有效的笔记和归纳是关键。每读完一章或一个主题,尝试用自有的话概括主要内容,形成思维导图,这样既能加深记忆,又能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多做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弥补。
案例分析是环境科学中的一大特色。凭研究真实的环境问题,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找一些典型的环境事件,比如马拉开波湖的富营养化,或者中国北方的沙尘暴,进行深度分析。
团队学习和讨论同样重要。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分享知识点,不仅互相激励,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