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大海洋生命学院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资料:讲义,命题人1000题,考前四套卷,最有效果的还是从9月份开始对知识点进行熟悉理解背诵,这大概持续到10.15号。同时也不要忘了选择题,9-10月份主要做单选题,11月份做多选题,至少来两遍。到了11.15号,我又开始背诵冲刺班讲义,这里不仅包括选择题,也要开始准备分析题了,到了考前两周又背了背点题班讲义,在12月份,在做四套卷时,可以拿着分析题练练手,不一定把答案一字不漏的写下了,列出提纲,表明知识点即可。就这样,我就上了考场。12月是政治复习的重点时期,我是第三遍红宝书+《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背诵主观题要点,例如辩证法中2大方面,3大矛盾,5大范畴,4大方法,配套习题不推荐)+《肖秀荣命题人冲刺八套卷》(只做选择题,掐时间,要求准确率,找错误原因)
考研数学方面:
从7月20日到9月,每天白天基本都给了数学,从10月多开始做张宇真题大全解,因为我觉得真题有30多年,我自己计划是每两天做完一张,一天做题,一天修改,这样做完真题也得两个月,所以分章节强化阶段最好在10月弄完。真题前面有挺多年的和现在的题型格式不一样,做的时间可以安排少一点,后面满分是150卷子的自己就都是按标准时间和打印了标准的答题卡来做和计分的。到12月多一点做完了真题大全解,后面就买了闭关修炼和8套卷,8套卷做的很吃力,所以后面对数学感觉有点慌,四套卷也就没买了,偶尔还会拿出以前做过的历年真题再看看来找点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针对考研英语,我认为核心是把握文章的脉络。即使阅读时没有遇到生词,或大致理解了内容,但仍无法正确解答问题,这是我在备考期间深刻体验到的。不少同学反馈,一旦频繁练习考研真题,再去做模拟题就会频繁出错。如果将考研英语与英语六级做个对比(想必许多考研英语导师都强调过两者的差异),我觉得考研英语更注重对整体文章含义的洞察,而英语六级则更偏向于测试对具体细节的把握。理解文章,意味着我们需要跟随作者的思维路径,预测接下来的内容;关注细节,则只需我们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考研英语的重点在于理解和思路的把握,而英语六级的难点可能就在于那些难以驾驭的复杂词汇。因此,我总共四次重复研习真题,每次都精细阅读,直到我对文章中的每个单词都了如指掌。完成真题后,我接着做了张剑的150篇(提升部分),每天坚持做4篇,隔天再进行深入分析。这样做的目标主要是锻炼自己解读陌生文章的能力,减少面对新文章时的不安感。由于真题我已经做过多次,再次接触时几乎能记住所有答案,文章也十分熟悉。唯有保持每日一定的阅读量,才能确保在考试时面对未读过的文章也能迅速平复心情,专注答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生物化学C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尤其是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等四大类生物大分子。对这些基础知识,必须做到深入骨髓的理解,因它们构成了生命的基石。例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需理解一级结构决定二级、三级甚至四级结构,结构又决定了其生物学活性。
代谢途径是生物化学C的另一大重点。包括糖酵解、柠檬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等基础代谢过程,以及DNA复制、RNA转录和翻译等基因表达过程,都需熟记并理解其机制。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些过程并非孤立存在,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网络。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除了课本知识,我会凭阅读最新的科研论文,了解生物化学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以此来深化理解。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能帮助巩固知识点,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个人特别推荐使用在线的学习资源,如Khan Academy或Coursera上的相关课程,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互动练习。
小组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互相提问,共同探讨难题,这样不仅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新的启示。
生物化学是一门需记忆的科学,但并非死记硬背。需理解并那些关键的概念和原理,凭逻辑推理去解答问题。对复杂的概念,尝试用图表或者故事的方式来帮助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