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劳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复旦大学劳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我七月份开始通过课程逐渐了解知识点,但真正的突破是在九月,那时深入理解和记忆知识,一直持续到十月十五日。期间,选择题练习也不能忽视,九月至十月侧重单选,十一月转为多选,每种题型至少过两遍。十一月中旬,我开始背诵冲刺课程的讲义,这时不仅要做选择题,还要开始准备解答分析题。考前两周,我又集中精力复习点题班的讲义。十二月做最后四套模拟卷时,我会用分析题来锻炼答题思路,不必逐字抄写答案,列个大纲,标明关键知识点就足够了。就这样,我进入了考场。不过,坦白说,我没有完成过去五年的选择题真题,所以我建议你们要妥善规划时间,避免我的失误,做些选择题真题确实很有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学数学确实有些挑战性,关于数学的学习资料,我就分享一下个人的经验吧。我强力推荐汤家凤的1800题,并且我反反复复研读了复习全书,这本全书的确很有帮助,虽然难度不小,但只要耐心钻研,多看几次就会有所收获。在攻读全书的过程中,我还配合做了张宇的1000题。进入九月中旬,我开始每日一练张宇的30年真题解析,每套题目耗时三小时,完成后还会自我批阅,平均每天大约投入五个多小时在数学上。直至考研前夕,我都一直在重复练习全书和真题。我在数学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做了很多习题。我个人觉得有效的方法是:参加一对一辅导(相信我,视频教程效果不如这个),做汤家凤的1800题,精读复习全书,以及不断演练张宇的真题全解,不断循环真题和全书的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考研英语我还是有心得的。我的英语不好,经过大半年的学习下来,可以说,英语我是准备时间最充分的,也是最系统的,首先是单词,我把考研中经常出现的3200多个单词背得烂熟(个人觉得背5500没必要,有些根本不会出现,背了也白背),方法就是把97-13年的阅读理解整理出来,然后把不认识的单词写在本子上(千万不好写在单词旁边)。算起来这70多篇阅读我至少做了3遍。这样单词我也背了,阅读理解也会做了(要知道得阅读者得考研英语)。最后我的阅读理解基本上是一篇错一个甚至全对。然后是翻译,个人觉得翻译也很重要,并不是因为它的分值,而是因为会做翻译,那么你的长难句的问题就不大了,而长难句是贯穿整个考研英语的。我的翻译是先跟着老师学语法,然后做真题,97-13年的翻译我做了两遍,可以说第二遍的收获是最大的。接着是作文,作文很重要,占有30分,对于作文范文还是要背几篇,我由于最后没什么时间了,所以作文就整理出两个通用模板,然后让老师给修改了一下,在考场结合题目自己发挥了。总结的经验就是作文还是要定时练练。剩下的完形填空和新题型,个人觉得这些没必要花时间,做好了前三部分,这两部分不会很差。总的来说就是真题要好好把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基础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以及博弈论等内容至关重要。这些基本概念和模型是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一定要熟练运用边际分析法,这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
宏观经济学部分,需深入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核心知识点。特别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模型的理解和应用,如AD-AS模型、IS-LM模型等,这些都是考试中常见的分析工具。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也是考察的一部分,要关注实时的经济新闻和数据。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先从教科书入手,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来检验和提升自有的理解力和解题技巧。多阅读经济学家的文章和论文,这不仅深化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重要。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比如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走势等。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也有助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强调复习要有计划,每天都要有一定的学习量,并保持好的学习状态。遇到难题不要怕,和同学讨论,或者寻求教师的帮助。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