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机械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福大先进制造学院机械硕士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福州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书籍选择丰富多样,但大纲解析是必不可少的一本,建议购买正规版本。忽视大纲解析实则是主次颠倒,它只会指示关键考点,具体表述仍需参照标准教材。政治科目的重中之重是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我而言,由于高中时期学的是文科,所以近代史部分相对自信,无需过多投入。我在习题方面选择了陈先奎的2000题,这套题目细致入微,尽管有些显得冗余。挑选练习册不必过于纠结,其实各类图书大同小异。后期我也随潮流购买了20天20题,但这类资料更像是串联知识点,押中题目并不现实。最后,构建个人的知识框架并自行整理专题极为重要!考研政治的一大特征是与时事紧密结合,尽管五个知识领域各有侧重,但通过当前热点事件可以将它们有机串联起来。
考研数学方面:
起初,我研读教科书,反复阅读了两次,并挑选了一些课后习题来做。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习题的风格与考研试题有所不同,因此不宜过度沉浸其中。接着,我开始研读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天真地计划在通读一遍后转向复习全书。然而,在看到大约第七章的时候,我意识到难度颇高,继续下去可能会耽误时间。于是,我果断转而直接攻读复习全书,这个决策非常明智,因为复习全书比18讲详尽得多。另外,张宇的书中将数学三和数学一的内容混合,导致整体显得较为困难。由于我已购买了线性代数的讲义,我就从复习全书中抽出线性代数的部分并丢弃,这让书变得轻薄了不少:D 去年的数学是多年来最难的一次,而今年则是最简单的一年,我恰好都遇上了...总的来说,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对自己设定更高的标准,多做一些难题,对于调整考试心态十分有益。7月份,我开始做李永乐的全书,并结合分级练习,这算作我的第一轮复习,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9月份,我每天做660题中的高数10道选择题、10道填空题、10道代数选择题以及10道代数题,随后纠正错误,这可以算作第二轮复习。之后,我每周会做2-4套试卷,同时搭配张宇的一千题。随着张宇的8套题、4套题和李永乐的8套题陆续发布,时间便来到了考试之际。这样的学习效果还算理想,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参考书就是恋练有词,黄皮真题和王江涛高分英语写作就可以了。英语主要是单词和真题,单词是贯穿英语复习始终的,从7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我就开始背单词了。每天早上半个小时,第一遍时是所有的都背,然后把自己本来会的单词划去,高频词汇再用荧光笔标注一下,第二遍时就是背高频词和其他生词,第三遍就只背高频词,单词大概就是这样的几个步骤,主要时要反复记忆,不需要把一个单词所有意思都记住,记住其中的两三个词性不同的意思就可以了。然后是真题,真题我做了3遍,第一遍真的错的太多,一个是因为单词很多不认识,另外就是没有做题技巧,而且7,8月份自己可能还没有完全进入考研状态,有点浮躁吧,不过刚开始错的多没事的,做完之后就好好看答案讲解,思考一下自己是因为哪句话哪个单词不会导致最后做错的,然后把错的单词几下来,一些长短句要怎么去分析,第一遍看讲解要很认真,也能发现一些做题技巧的,加上自己单词量的不断增加,之后第二遍/第三遍就会顺手很多的。作文的话就是背王江涛的高分英语就可以了,模板+自己的话+卷面干净字体工整,作文基本就没啥问题不会拉分的。翻译这个东西全靠积累,短期突击收效过低,除非英语基础很差的同学,否则不建议专门找材料训练。利用真题的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练习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原理”部分,主要涵盖了机构学、动力学等内容。机构学的学习,关键在于理解各种基本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以及如何凭这些机构实现特定的运动规律。动力学则需掌握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并能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如振动分析、动态设计等。这部分理论性强,需大量的实践和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机械设计”部分,包括了材料选、强度计算、零部件设计等多个方面。理解并熟练运用材料性能表进行选材,是基础;强度计算,则要求对静力学、材料力学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评估结构在各种载荷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零部件设计则涉及到许多工程实践经验,例如轴承的选、齿轮的设计等,这部分更注重实际操作和工程思维。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是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将复杂的知识点系统化,这样提高记忆效率。多做习题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教材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能帮助你检验自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践操作也是很重要的,条件允许,尝试参与一些实际的设计项目,这会大大提高理解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理论性强的部分,我建议用图表和实例来辅助理解,比如绘制机构的工作图,模拟其运动过程,或者构建物理模型来直观展示动力学现象。对设计部分,理解设计规范和标准,参考实际案例,会设计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团队学习也很重要,与同学一起讨论,碰撞出不同的思考角度,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好的心态,坚持到底,也是考研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