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统计、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财统计与数学学院金融统计、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统计、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中期复习,我的重点仍然是选择题,建议重做第一阶段做错的部分。经过初期的学习,你应该能识别出自己的弱点所在,哪一章节或是哪个部分需要加强,这样就能更有目标性地复习。对于解答题,你们可以浏览并练习,以此提升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个人把解答题的复习安排到了后期阶段,中期则侧重于大量选择题训练。有些知识点虽然可能常出现在解答题中,但同样也可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多做选择题有助于熟悉内容,到时候背诵也会更轻松,毕竟看得多了,记忆自然就加深了。
从12月15日直至考研结束,市面上会出现各种模拟预测题,其中推荐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8套卷》要像正式考试那样对待,通常每套题半小时内可做完,完成后对照答案解析,标记错误并在风中劲草上注明,例如“肖8三1”代表肖秀荣第三套的第一题。稍后,《4套卷》会发布,几乎人人都会买一套,别犹豫,买到后立即做客观题,按之前的方法处理。
最后,我们关注的是备受期待的主观题。由于之前可能未涉及,而《4套卷》正好适合准备这部分。如果不想在政治上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那么最佳策略就是专心背诵《4套卷》的主观题。背诵时,要抓取关键点,尝试用自己的话灵活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是每天2个小时英语,3个个小时专业课,其他时间基本每天只学习数学,教材看完后其实并不太明白,然后从知识到题目再反复看,尤其是以前忽略的书上的定义定理这些东西,后面做题才知道它们的重要性。然后开始认真地做(不是看,这是最重要的)高数18讲,并把一些觉得很难懂的部分做上标记。10月初把复习全书做了一遍,这个时候很多同学似乎已经开始刷真题了,这个时候心里也急,但是我觉得我第一遍做全书的效率很高,有些人虽然把全书刷了三四遍,但是效果仍然不好,就是因为他们是在看而不是在做。我有很多总结的规律方法,还是比较实用的,有一些不懂的地方直接问老师就ok了,但一定注意要做上标记,然后我开始做1000题,通过做题检测一下自己模糊的内容和概念,及时返回全书或者课本查看相关概念,1000题太多了我没有全部做完,但是在做1000题的同时时常返回全书的同时我已经是在二次复习全书了,然后我开始看第一次复习全书时重点标记的题,两遍的复习下来,数学的整体框架基本都有了,
考研英语方面:
第一遍做题时是分项做的,奇数日两篇完形,偶数日两篇阅读,边做边整理生词和背诵。晚上回寝室我会把何凯文老师推送的每日一句抄下来然后划分一下。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要4个小时左右,开始会很慢,但我觉得大家不用觉得心急,因为后来会越来越快的。暑假期间除了完形和阅读之外我每天增加一个小时来做新题型和研究一篇错两道以上的阅读。到暑假之后就一直做除了作文外的整套卷子,10月以后开始要求自己的做题速度。2000年以后的真题我做了4遍以上,嫌枯燥的同学可以减少到05年以后4遍以上(我觉得应该已经足够了),这个期间不用担心自己记住答案,记住单词之类,很多方法和体会都是重复中得到的。复习计划:首先贯穿复习过程始终的背单词。其实可以提前到大三下开学的时候,背单词这种事是个长期工程,前期可以被星火那套带解析的,后期只背大纲词汇就行。好吧,其实我觉得一开始就背大纲词汇也是极好的,倍儿爽。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统计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类型(定量与定性)、描述性统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以及概率论的基础知识。这些是所有后续统计分析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
统计推断是应用统计学的核心部分。你需熟悉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如t检验、卡方检验、F检验等,并能按实际情况选合适的检验方法。置信区间估计也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这部分理论性强,需大量的练习来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再者,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的重要工具,特别是线性回归模型。理解模型设定、参数估计、误差分析以及模型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多元回归、逻辑回归等扩展形式也需有一定的了解。
对时间序列分析,ARIMA模型和季节性调整是常考的知识点。理解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图,学会确定ARIMA模型的参数,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统计软件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R语言或SPSS是常见的统计分析工具,熟练操作它们进行数据分析,能够显著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结合实例进行学习,将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你更好地适应考试的风格和难度。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互相解答疑问,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