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金融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金融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九月我才启动政治复习,成绩并不突出。那时我着手阅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快速通读,仅是大致了解,目的是建立对政治的感性认识。看完一遍后,我便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这本习题集设计得很棒,覆盖了大量的知识点,帮助定位重点,因此我做得非常用心。在做1000题的同时,我会查找《知识点精讲精练》中的对应内容来巩固。此外,我还利用了《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核心预测》的小册子,多次练习其中的选择题,而书中的文字材料并未深入研读。在四套卷发布前,我没有特意背诵政治内容,主要是通过不断做题来巩固记忆。毕竟选择题不需要死记硬背,四个备选答案摆在眼前,有个大概的认识就能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对我解决选择题很有效,八套卷和四套卷的模拟测试中,我的选择题部分大约得了40分,最终考试实际得分39分,我已经相当满足了。总之,对于选择题,反复刷题以增强记忆和提升直觉是很关键的。
考研数学方面:
通常,我会选择下午和夜晚来复习数学,因为早晨往往容易感到疲倦,不适合深入学习这门学科。首先,建议预习一下教材,尝试解决一些例题和课后问题,但切勿过度沉迷于课本,毕竟它并非考试的重点。我曾经就过于专注于课本,耗费大量时间反复做课后练习,实际上收效甚微!不需要完成所有课后问题,重点是多做一些计算题。我个人推荐使用张宇的十八讲和九讲,特别是对于高等数学部分,非常实用,值得你一试!数学题目的解题方法虽然多样,但基本思路是相通的,所以要经常总结题型,比较相似的问题,这样会对你的学习大有裨益。务必做好笔记,并且多次回顾,甚至可以尝试背诵笔记,以凸显其重要性。在打基础的阶段,数学的学习主要是听课、记笔记以及温习笔记,尽可能地研读全书内容。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参考的是唐静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这本书包含了历年的真题,并且解析十分详尽。由于我早期的主要任务是记忆词汇,压力不大,所以我提前开始了翻译的学习。从四月中旬起,我每天手动翻译过去一年的五句试题(跳过最近三年的),然后比照书中的解析校对,并自我反思,找出个人的弱点和常犯的错误,从而逐渐理解考研翻译的基本要求。到了八月,我进行了第二轮翻译训练,特别针对易错部分加强练习。到了十一月底,我启动了第三轮翻译,这时我对之前的题目和正确译文已相当熟悉,于是我主要集中在攻克错题上,尤其是那些我个人经常出错的地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错误的地方需要反复琢磨和修正!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和投资学等多个领域。在微观经济学中,理解供求关系、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及厂商决策模型至关重要。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则涉及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内容,需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的大局观。
国际金融的学习要求具备全球视野,理解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等核心概念,并能分析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内金融的影响。投资学则更加实践导向,涉及到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各种金融工具的投资策略,以及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扎实基础。对每一个理论点,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理解背后的逻辑和假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凭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比如分析实际的股市行情,或者模拟投资组合进行风险管理。再者,定期做题和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能帮助巩固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阅读最新的金融期刊和研究报告,关注国内外金融市场动态,提升理论素养和实战能力。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借助教师和同学的观点,能从多角度深化对金融问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