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政治科目的学习上并未花费太多精力,但成绩还算理想。我从九月新学期开始正式复习,结合精讲精练材料来完成1000题,每读完一章就做相应习题。此时不必急于背诵,因为短期记忆很快就会消退,只需大致了解知识点。我通常以每1-2天攻克一章的速度前进,有些简单章节快速浏览即可,而对于一些重要部分,则需深入记忆。肖老先生会指出哪些章节是关键,我会根据他的指导进行学习。1000题完成后,我转向阅读《风中劲草》,它的知识点梳理得非常清晰,后期我主要依赖这本书。八套题出版后,我做了选择题,并浏览了主观题部分。可以说,1000题专攻选择题,而最后四套题则是为了解决主观题。考试前夕,我专心背诵了最后四套题的主观题,因为它们能确保你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有话可说。因此,我对肖老先生的这套方法深信不疑。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一年前的三月起,我购入了几本权威教科书: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清华大学的线性代数教程,浙江大学的概率与统计,同时搭配相应的课后习题解答手册。我的学习策略是逐章阅读,边读边抄录关键概念和公式,还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来做课后题,遇到难题或者不理解的部分就记录在记概念的笔记本中,当然解题本和笔记本来回切换使用。这个阶段持续了约两个半月。随后,我开始了《660题》的练习,虽然没能全部完成,只做了所有选择题和一半填空题。这个阶段可能会让人感到挫败,因为错误率很高,但这是必经之路。你可能会发现自己遗忘了很多知识,不过查阅之前的笔记就能迅速恢复记忆。六月初到月底,我暂停了考研复习,专心应对学校的期末考试。七月初回到家,我购买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每天投入至少四个小时,关注概念解释和应用技巧,大约二十多天内完成了第一遍阅读——关键是深入理解和做题,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旁边做标记。八月十五日回到学校,那时我还在进行第二次高等数学的复习,而这次复习线性代数时则侧重于现代讲义的内容。在阅读课本时总结出的规律性知识可以标注在对应线代讲义的空白处,这样日后查阅更便捷。此时,由于之前课本和课后题的扎实基础,阅读全书并不吃力,尽管知识点众多,全书仍需通读。之后的复习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并强化自己的弱点,全书中的题目也只需做标记过的部分(即错题或难题)。十月初,我开始做2002年以来的数学真题,这时老师讲解的系统方法开始体现效果,做真题的成绩从未低于110分,通常我上午做题,下午核对答案。十一月初,我开始做400题,每日一整套,同样上午做,下午对答案,这个阶段更能暴露我的薄弱点。十天之内我就完成了,得益于之前的真题训练,这个过程非常高效,对于思路清晰的题目只需看答案思路,大题尽量亲自计算。至此,在课本、全书、660题和400题的积累下,我已经具备了较快的解题速度,当然保证准确性至关重要。接下来的二十天,我对《660题》上的错题进行了整理,大概用了十几页双栏A4纸。这个过程依然繁琐,主要是整理思路和反复记忆知识点,最后阶段只需要回顾这些错题。最后两天,我做了近几年的真题,感觉很简单,估计得分能在145分以上。然而这并非最终考试结果,因此还需保持冷静。真正进入考场时,你会发现考试中的解题感受和平时完全不同,速度会大幅下降,所以在平时就必须提高解题速度,归根结底就是要牢固掌握知识。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我只需达到学校的最低要求,所以我从5月才开始复习,初期专注于记忆英语词汇,推荐使用无序版本的词汇书。8月至11月期间,我精研了张剑的历年真题集,尤其是他的阅读理解解题策略,这确实十分有效,我反复做了好几遍。同时,每天坚持背诵单词是必不可少的。进入12月,我开始着手准备应用文和大作文。我熟记了一些作文模版,这让大作文的写作变得迅速,我在考试结束前还剩7分钟,感觉相当幸运。对于作文,多读多记是关键,最好能在考前自己整理出一个既不太难也不过于空洞的模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地质学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普通地质学涵盖了地球的形成、结构、物质组成以及其演变历史等基础内容。你需对地壳、地幔、地核的构造有清晰的理解,掌握岩石的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矿物的基本性质,以及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等地质作用的过程。
地质年代学是考试的重点之一。你需熟悉地质年代表,了解各个时期的特征生物和重大地质事件,如古生代的寒武纪大爆发,中生代的恐龙时代,新生代的冰川时期等。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也是常考点,理解并能计算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和年龄是非常必要的。
再者,板块构造理论是地质学的核心。要理解板块的类型,它们如何移动,以及这种运动如何造成地震、火山活动、山脉形成和大陆漂移。对地质构造的理解,如断层、褶皱、节理等的识别和分析,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操作同样重要。凭实地考察,你直观地看到地质现象,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机会,参与地质实习或者参观地质公园,会你对地质学有更深的认识。
复习时,做题和总结是提升的关键。历年真题是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它们能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每次做完题后,及时回顾错误,找出知识盲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