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交大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自八月份起,我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我的学习步骤涉及研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此过程中,我会同步进行选择题练习。待到考试大纲发布,我会对比新旧大纲,整理新增或删除的知识点。到十月月中旬左右,完成所有选择题后,我开始接触辅导书籍中的主观题,即使对某些知识点不够熟悉,也会尝试动手作答并查阅资料以完善答案。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我每天投入两小时背诵精华要点,通过反复记忆来强化选择题能力。同时,我会回顾过去十年的真题,将选择题作为模拟测试,而大题则作为宝贵的参考资料,因为马哲等重点科目常常会在历年试题中重现,从中可提炼出解题策略。在整体复习进程中,我优先处理马克思理论和毛泽东思想这两大部分,至于近现代史和法治基础知识,则可稍后复习,或者在感到枯燥时穿插阅读,灵活调整学习顺序。
考研数学方面:
在彻底通读完书籍三遍之后,我便不再频繁查阅整本书,而是将其作为参考工具,仅在解答问题遇到不熟悉的概念时才会翻开查找。在最后的两个月里,我的重心转向了李永乐的历年试题和模拟卷,我会在早晨连续三个小时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来完成这些题目,一题接一题,对于不懂的部分会深入剖析,确保完全理解和掌握。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积累词汇。我选择的是绿色封面的随机排序版,它包含50个单元。遵循《17天攻克GRE单词》的策略,我把学习周期设定为30天,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每天复习2到4个单元。关键在于持续复现。若是按部就班地记忆,每个部分之间的复习间隔可能会延长至一个月甚至更多,导致很多已学单词遗忘。但这种方式确保每个单元在周期内被反复浏览至少十几遍。我坚持了五个这样的周期,即花费五个月来背单词,到了十月,单词书就可以束之高阁了,因为你会发现阅读理解中遇到的新词已经寥寥无几。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的课程,主要涉及到晶体结构、相图、力学性能、热处理等核心内容。对晶体结构部分,理解并熟练掌握点阵常数、晶面指数、晶向指数的计算至关重要,了解各种晶体缺陷如位错、空位、杂质原子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也是基础中的基础。
深入理解相图是考试的重点。你需能够分析和解释单组元、二元、三元相图,理解各个区域的相态变化以及相界线的意义。这部分需大量的练习,找一些经典的相图进行解析,不断加深理解和记忆。
再者,力学性能部分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需理解这些性能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特别注意的是,应力应变曲线的理解和应用,它能帮助理解材料的变形行为。
至于热处理,这是改变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理解各种热处理工艺(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原理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实践”是王道。理论学习要扎实,多看书,多做笔记,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物理意义。实践则需凭做题来巩固,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等。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到研友一起学习,相互提问,共同解决问题,也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定期复习是保持知识鲜活的关键。我建议每周都抽出时间回顾本周学过的内容,每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这样确保你不会忘记学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