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电子信息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前面说到英语是靠积累的,而政治不同于英语,它是靠背的。一般来说,进入9月份后,我们才开始复习政治。政治分为5大块,哲学、毛中特、近代史、思修和行策。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复习的重点。哲学部分中的各种原理及方法论基本是高中学习过的,大题部分也是有特定套路的,所以哲学部分拿分相对容易;近代史部分最重要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原因、意义等内容;形势与政策与事实联系较为密切。政治复习推荐大家用肖秀荣出的资料,这是大部分同学都会用的,因为它的知识点很详细,真题解析也较为具体。真题要做,但是真题的答题不一定要像考试那样完整地答下来,可以简要写主要的知识点。最后,一定要做肖秀荣押题卷,因为它押中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就算不是原题,所用材料也有相似之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基础至关重要,我在暑假前仔细研读了一遍教材,侧重于解决示例问题和部分课后习题。进入九月,我开始接触真题,每天交替进行真题演练和错误修正,同时每天也会复习一遍全书,这样的进度大约在十月中旬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全力以赴地做了大量的模拟题,期间再次回顾全书,错题本(上面我主要记录的是解题技巧,例如关于常数C的一些易忽略点)和教材(如果携带不便,可以回到寝室后再详细查阅,特别是线性代数中一些定理的证明,尽管考试可能不涉及,但它们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记忆)始终伴随左右。对于每道题目,我会尝试找出其变通之处,将类似的题目整理在同一页面,并归纳出这类问题的解答模式。
考研英语方面:
至于阅读,千万不要做模拟题,质量太差,我做了几天150篇就扔到一边了。真题我只做了一遍,从2002年开始做到去年,一开始比较难,所以我并不在乎正确率,主要拿来精读,查查单词,分析一下文章结构和思路,然后快速口头翻译,有的同学有笔头翻译的,我开始的晚,且把大量时间留给了专业课,所以只能进行口头翻译。英语做到13年以后,我再做后面几年的,阅读只错两道,于是我惊喜地继续做真题以及精读。11月中旬开始看凯文的写作,背不住,后期就自己改了一点模板然后背诵,套写,仿写,如果不是自己英语底子非常好,利用模板最后得分肯定比自己写的要高,翻译没有特别训练,考研的翻译还是很简单的,完型我一直不是很开窍,所以得分不高,但是发现今年的完型好像并不难。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半导体的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半导体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其电阻率随温度升高降低。硅和锗是最常见的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如镓砷、氮化镓等则有更广泛的应用。
要深入理解能带理论。半导体中的电子分布在能带中,价带和导带之间的禁带是决定半导体导电性质的关键。N型和P型半导体的形成,就是凭掺杂不同类型的杂质来改变半导体中的载流子类型和浓度,这是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基础。
再者,半导体的载流子运动是另一个核心知识点。电子和空穴的漂移和扩散,以及它们在电场和磁场下的行为,这些都是理解和设计半导体器件的基础。例如,PN结的形成及其特性,包括PN结的电容效应、击穿现象等,都是考试的重点。
半导体器件,尤其是二极管、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需透彻理解。这些器件构成了现代集成电路的基础,了解它们的工作机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设计电路。
光学性质也是半导体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吸收、发射、荧光和激光等现象。对光电子学方向的同学,这部分知识尤为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课本,我推荐使用《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等相关教材进行深化学习。做大量的习题和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半导体物理。